光绪七年一个平平常常的夏日,这一天午后大雨磅礴,15岁的虞洽卿第一次跟着族人虞鹏九,一路坐车坐船,颠沛流离来到闻名向往已久的大上海,去瑞康颜料行当学徒。
和那个年代无数从偏僻乡下奔赴大上海的穷苦乡人一样,小小年纪的虞洽卿也怀揣着一个发财梦。
从十六铺码头下船后,迎接他们的是连天的瓢泼大雨。因为舍不得母亲临行前给他做的那一双新布鞋被雨水打湿,他索性挽起裤脚,脱了新布鞋拿在手里,一路小跑着跟在虞鹏九身后,跌跌撞撞就进了瑞康颜料行的门。
谁知初到大上海的虞洽卿,年纪轻,又没见过世面,进得店门来,不免心慌意乱,又兼着连日来阴雨连绵,店铺内外,到处湿滑一片,他又打着赤脚,一个不留神,便对着正朝他们走来的颜料行奚老板,直接摔了个手脚朝天。
还没开始面试,就出了这等糗事,虞鹏九一面弯腰忙不迭扶虞洽卿起来,一面暗暗皱眉嗟叹,感觉这事成不了。摔倒在地的虞洽卿也是紧张得涨红了脸,一句话说不出。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当众出丑摔的这一跤,从此改变了虞洽卿一生的命运,给他带来了泼天荣华富贵,让他最终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原来瑞康颜料行的奚老板昨夜得了一梦,梦见有一赤脚财神进门。这财神长得阔面长嘴,正与15岁的虞洽卿面相极为相似。
最重要的是,虞洽卿进门摔的这一跤,那手脚朝天的样子,像极了金元宝的形状。赤脚财神如元宝一般滚进门,于奚老板而言,真是喜从天降。
顺利进入瑞康当学徒的虞洽卿,从此后被奚老板另眼相看。除了学徒应做的诸项杂务外,外出跑街接洽生意的业务,奚老板也让他和另一个伙计一同办理。
有一次,一德国商人有一批染料经海陆长途运输,外包装的铁桶已经生锈,很多颜料行担心质量有问题,都不愿购买。虞洽卿受奚老板之托亲自前往察看后发现,染料质量并无问题,除了有锈迹,外包装也未破损。他又从报纸上了解到,因为欧洲一战爆发,德国商人急于回国,自愿降价贱卖。
一番讨价还价后,虞洽卿最后仅用800两银子,就将德国商人的这批染料悉数买下。
靠着这800两银子买下的染料,三个月后,瑞康颜料行净赚2万多两银子,直接震惊了奚老板的双眼,更让他无比坚信,这个虞洽卿就是上天赐给他的财神。
自这次出手一鸣惊人后,在上海颜料界,虞洽卿逐渐声名鹊起。
第二年,就有一家名叫舒三泰的颜料行来挖墙角,直接请虞洽卿去他们店里专做跑街的业务。
奚老板第一时间听闻这事后,二话不说,直接给虞洽卿升职加薪,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拴住他的心,又把店里的两成股份送给他,虞洽卿这才铁了心在瑞康继续发光发热。
白天,店里的各项业务、生意往来,他事事上心;晚上下了班,他也不和年轻人吆五喝六喝酒逛街花天酒地去。在宁波老家读过数年私塾的他,竟报名去夜校学习外文,以便可以和上海租界里的外国人直接打交道。
天生就有做生意的精明头脑,还好学上进,这样的青年才俊,谁不爱煞谁不惦记?
为了彻底拴住虞洽卿这棵摇钱树,数年后,奚老板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了虞洽卿,让他直接变成了瑞康颜料行的上门女婿。
在大上海顺利成家立业扎下根基后,虞洽卿不再把眼光只局限于做大做强瑞康颜料行。通过夜校学习,又常与洋人打交道,虞洽卿利用自己会说外文的优势,又经一个在礼和洋行的虞姓族人介绍,顺利进入鲁麟洋行任跑街。不久,又升任买办。
在旧上海,买办这个职位,就是外国列强雇佣中国人任洋行的总代理,工资待遇非常之高。
所以,自1891年进入鲁麟洋行后,两年后,拿着高薪的虞洽卿,很快便进入上海上等商人之列。
利用洋人买办的身份,他开始大做进出口贸易。眼见财富越积越多,他又开始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大手笔买进位于闸北升顺里、天潼路及顺徽里等两条弄堂的所有破旧房产,还在苏州河以东买了一大块地皮。
当时闸北是郊外偏远荒凉之地,地价便宜,很多人得知这事后,都在暗里地笑话他。
可是,谁能想到,十余年后改朝换代到了民国,上海市政府在闸北设市,建立市政厅,虞洽卿当年买下的房产及地皮,价格暴涨,一夜之间,他轻松赚下巨额财富。
有了钱,不能没有权。自古官商是一家,深谙此道的虞洽卿又费银万两捐了一个江苏后补道台。
虽然这个大清二品道台是个虚衔,并无实权,却让他与清廷大小官员从此可以平起平坐无障碍交流了,于他的生意兴隆,更是如虎添翼。
光绪二十八年,虞洽卿又转战银行,先是在华俄道胜银行任买办,不久又转任荷兰银行上海分行买办。
靠着在这两家银行积累的财富、人脉和资源,数年后虞洽卿开始创设自己的个人钱庄——道惠银号。
光绪三十四年,由虞洽卿发起组织成立上海四明商业银行,是我国第一家私人银行。
且说光绪二十四年,法国人企图强占四明公所冢地,建筑学校、医院,遭公所全体董事坚决拒绝。
这四明公所,是宁波人在上海为同乡人所设之殡仪馆和义冢地,法国人企图强占,激起在沪宁波人强烈反抗,纷纷罢工罢市。
作为与法国人斡旋谈判者之一的虞洽卿,时年31岁,血气方刚,坚决认为罢工罢市是最好的斗争手段,最终逼得法国人从四明公所灰溜溜撤兵才罢。
事后,虞洽卿被众人一致推为四明公所经理,他在上海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武昌起义爆发后,大清朝已是日落西山,虞洽卿数十年苦辛经营积累起来的官场人脉资源,顷刻间亦随之化为乌有。
当此改朝换代大变革之际,虞洽卿没有失意彷徨手足无措,而是与时俱进,迅速与上海革命党人陈其美取得联系,一出手就出资八千元赠予他们做革命经费,又受陈其美之托,赴苏州游说程德全易帜起义。程以起义后无钱发军饷推托,虞洽卿利用商界人脉,很快为其筹得百万元军饷,程德全遂易帜起义。
为革命积极奔走,又为革命党人出手阔绰的虞洽卿,很快便得到了丰厚回报。
上海光复后,他是沪军都督府八大顾问官之一,又出任闸北民政长。因为大清灭亡失去的官商根基,又被他力挽狂澜,迅速建立稳固起来。
1923年,虞洽卿任理事长,蒋介石、戴季陶等人都参与其中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投资失败,背上巨额债务的蒋介石,后来得虞洽卿6万元相助,侥幸躲过债主追逼,远赴广东投奔孙中山。
值此各路风云人物轮番登场的民国乱世,虞洽卿深深懂得绝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
除了国民党,在上海活动频繁的共产党人,同样是虞洽卿愿意为其积极奔走、倾囊相助者。
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的三次暴动中,虞洽卿均积极为他们多方奔走,出面出钱出力。虞洽卿也因此成为当时上海临时政府委员会中19名委员之一。
1927年3月,再次回到上海的蒋介石,同样与虞洽卿过从甚密。
利用在商界政界的广泛人脉和丰富资源,虞洽卿多次给予蒋介石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以虞洽卿为代表的上海商业联合会,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中,先后两次为蒋介石分别拿出300万元作为经费支出。
当然,虞洽卿如此这般的大手笔政治投资,在蒋介石大权在握后,也得到了巨大的财富回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大量难民涌入租界。因为意大利是轴心国,借助意大利商人之力,虞洽卿买通意大利领事,将他于1914年创办的三北轮埠公司的大量商船,挂上意大利国旗后,便可自由出入上海港。
有了意大利国旗的保护,虞洽卿命令三北轮埠公司的商船,从西贡、仰光等地,将东南亚大米运至上海,再高价卖给租界内的大量难民,大发国难财。所以,时人因此又称其为“米蛀虫”。
不久之后,占领上海的日军,要求虞洽卿出任上海伪政府市长,遭到虞洽卿的断然拒绝。
虽然他是惟利是图的商人,可是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他还是拧得清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绝对触碰不得。
为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41年春,虞洽卿和国民党特工一道,经香港辗转奔赴重庆。
在逃亡途中,商人出身的虞洽卿再次发现了商机。
来到重庆后不久,他就和王晓籁等人投资成立了三民运输公司,再赴香港购买了300辆汽车,在滇缅公路上专门将仰光等地的五金配件运至我国西南地区,供军需之用。
摇身一变成了军火商的虞洽卿,再次获得巨额利润。
不过,这样的肥差事,如果没有蒋介石的默许和支持,虞洽卿也很难闷声发大财。
所以,与虞洽卿关系甚深的蒋介石,曾在日记里把虞洽卿称为市侩、奸商,虽然用语难听了点,倒也部分属实。
如果你是虞姓后人,或者宁波本地人,你也可以说自己了解到的是一个和蒋介石眼里乱世奸商全然不同的虞洽卿。
在虞洽卿的家乡宁波市慈溪龙山村,从小闯荡上海后来发迹的虞洽卿,七岁丧父,事母至孝。
他为母亲在家乡修建新宅第“天叙堂”,又谨遵母亲发了财回报乡邻的教诲,在家乡开设轮埠公司、建码头、修铁路,让家乡盛产的棉花,顺利运至宁波、舟山、上海等地,又在家乡修公路、建学校、安装电灯、电报、自来水,以至让原先闭塞落后无人知晓的龙山村,登上了民国的著名报纸《申报》,还被誉为“宁波唯一模范村庄”。
时至今日,宁波家乡人仍感念虞洽卿造福乡里的善举、义举。他当年投资兴建的各种基础设施,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今天的上海西藏中路,1936年虞洽卿七十大寿时,在上海市民的建议下,被命名为“虞洽卿路”,这是旧上海公共租界里唯一一条以中国人姓名命名的道路。
除了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做伪官,在抗战时期,虞洽卿还曾为十九路军集资捐赠了五架飞机,为抗战捐黄金一千两。
铜钿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捐黄金一千两,用于抗战。
1945年4月26日,在抗战胜利前夕,因为战时医疗条件限制,一场并不算严重的淋巴腺炎,最终夺去虞洽卿的生命。
他是叱咤上海滩半个世纪的民国大亨。他生逢乱世,置身鱼龙混杂、正邪两立、炮火纷飞的上海滩,游走于官商之间,游刃有余,始终屹立不倒。
这一生,他不仅收获了无数财富,还涉足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建立起自己的庞大商业帝国。
说他是爱国商人,或有拔高之嫌;说他是乱世奸商,又贬损太过。
一个事母至忱的孝子,一个造福乡里的游子,一个出色的政治商人,或许才是对虞洽卿这一生最公允全面的评价。
文 | 午梦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