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财知识 >

富滇国际融资租赁52亿(富滇金融)

2023-05-05 12:41:42 理财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

“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什么品种?怎么种植?卖到哪里?大都由合作社决策层说了算,自己不操心,钱还没少挣。”洒渔镇白鹤村3组村民王明万盘算着今年在合作社股份分红和夫妇俩的务工收入加起来已经接近20万元,想着信用社里的存款数字还要往上涨,心里乐滋滋的。

昭阳区洒渔镇是昭通著名的苹果之乡,白鹤村是洒渔镇苹果种植最早的地方,苹果种植历史已经有80多年。2015年以来,全村1544户农户通过加入村里的苹果种植合作社,将村里的上万亩苹果通过种植模式、管理、技术、销售环节的统一,实现了产量、产值年年增长,2019年,全村苹果产量已经突破3万吨,产值近亿元,合作社以昭通大山包黑颈鹤注册的“鹤送”昭通苹果成市场香饽饽。

“单干好比独木桥,合作起来力量大。”像白鹤村一样,从一家一户单干到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昭通市11县市区农民迈出了合作共赢的坚实步伐。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红彤彤的苹果

2015年以来,昭通供销社紧紧抓住中央新一轮供销综合改革的历史机遇,发扬“扁担精神”和“背篓传统”,按照 “抓合作社立社、抓乡村流通强社”的发展理念,紧扣 “为农服务、深化改革、增强实力、再创辉煌”的战略目标,瞄准产业扶贫难点,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供销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来抓。从2015年至2019年12月,全市累计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855个,比2016年增加3493个,增长101.7%。创建国家、省级、市级以上示范社488个,组建合作社联合社46个,其中规范管理、运行良好、带动能力强的1553个,占总数的23.2%,带动入社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土地租赁、务工收入、农产品销售等方式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针对农业生产中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品牌意识的实际情况,昭通市在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通过能人带动、抱团发展、强强联合、强弱帮带等形式,将“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把分散的生产要素聚合起来,形成了新型的农村生产经营模式,让千家万户的农户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之间逐步衔接,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格局。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丰收的笑脸

发挥能人带动的“领头羊”作用

在昭通彝良县,40多岁的杨洪述就是一位公认的天麻种植能手。

得益于父亲和他两代人与“天麻之父”周铉的情缘, 2008年,杨洪述师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天麻之父”周铉,掌握了人工仿野生种植天麻的技术,被誉为“天麻王子”。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算富”,2012年,靠仿野生种植天麻致富的杨洪述注册成立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和发展,截至2019年底,合作社发展社员158户,辐射带动附近海子、高坎、文庙等10多个村民小组695户群众发展天麻仿野生种植,常年解决150多人的就业问题,159户合作社社员户均天麻种植收入超过10万元。

绥江县华艳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华,也是乡亲们眼里的致富能人。

杨华所在的绥江县板栗镇罗坪村山高坡陡,土地承载有限,加之没有产业支撑,绝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为生。为寻找一条适合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路子,通过多方考察,在市、县两级供销社的帮助下,2016年3月,杨华在罗坪村1组成立了华艳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草莓种植和草莓幼苗的培育和销售。

合作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吸纳社员26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种植草莓120亩,育苗基地20亩。合作社成立3年多来,年均实现纯润100万元以上。

在杨华的带领下,合作社年年有收益,社员年年有分红,同时,合作社还常年吸纳上百名走不出大山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绥江县天宝山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

在鲁甸县,由马计贵、李兴国二位能人发起成立的鲁甸县计贵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从良种供给、技术服务、保底回收、统一销售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既解决了社有资金不足、场地有限等困难,又解决了养殖户不懂技术或技术单一、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短板,实现了合作社、养殖户“双赢”。

通过5年多的发展,合作社从最初的10多户发展到97户,从一个乡镇示范养殖区发展到涉及3个乡镇示范动养殖区,年均出栏规模超过10万只,入社社员户均收入3万多元,间接带动从事养鸡行业群众上千人,成为鲁甸县林下土鸡养殖的“领头雁”,2017年,被昭通市供销社评为市级示范社。

能人是贫困户的主心骨,是群众发展产业旗帜和标杆,在农村产业化中起着示范引领和“带头羊”作用,在脱贫攻坚中,昭通市供销系统通过发挥科技能人、营销大户、种养大户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合作社与入社群众的利益联结,形成“能人+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贫困群众不等、不靠、不要,在扎扎实实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中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土鸡养殖

只有抱起团来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一个人吃饭,饭菜再好吃起来也不香,好饭好菜要大伙一起吃才香。”这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云岭楷模”谭德才30多年来始终不渝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现年67岁的谭德才是永善县茂林镇甘杉村谭家营村民小组人。敏而好学、心灵手巧的谭德才是村里的能工巧匠。他学过木匠,不管是桌子板凳,还是木床门窗,只要看一眼就能做出来,他精通篾工,竹簸箕竹箩筐样样能编,经他手编织的簸箕能装豆浆。头脑灵活的谭德才擅长经营,当村民们还在背柴烧火、为填饱肚子发愁时,谭德才已走出大山办起砖瓦窑,成立了建筑队、办起了养鸡场,成为甘杉村谭家营响当当的致富能人,先后被乡亲们高票推选为谭家营村民小组长、甘杉村村主任和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

2013年,由于因公负伤致残和年满60岁,谭德才从甘杉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昭通立体气候明显,特别是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二半山区气候非常适宜药材种植。为寻找到适合种植的中药材,谭德才拖着四级伤残的左腿先后到甘肃省和我省丽江等地考察。通过3年的反复试种和摸索,终于掌握了党参种植技术。2014年,他带领86户群众成立了甘杉村永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党参600亩。村民们通过土地和自筹资金入股,每年按股以80%的净利润分红,并常年吸纳周边7个村民小组480多劳力和残疾人就业,带领山区贫困群众找到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脱贫致富路。

“仅凭自己和力量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很难,多年的打拚使我认识到,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来才能做大做强,只有抱起团来才能更好地谋求发展。”2018年7月,在昭通市供销社的扶持和帮助下,谭德才以永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分别在永善、鲁甸、昭阳3县(区)成立志和、玖昱、天翔、德富4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成立了富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担任联合社理事长。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天麻

联合社成立一年多来,谭德才拖着残疾的左腿,奔走在3个贫困县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从600亩发展到10000多亩,带动群众从45户170多人到1500多户6000多人常年就业,其中带动残疾人家庭就业从17户68人发展到 450户1800人,中药材种植从单一的党参发展到金铁锁等。为延长产业链条,合作社建起了党参初加工厂、办起了利用废弃的党参枝叶进行饲养规模超过1000头的乌金猪养殖场,永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省市县三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017年8月,谭德才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201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10月,谭德才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土地入股合作社,我这个种地为生的农民也成了上班族。” 身患残疾泰友忠高兴地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外出务工,也没有经营能力,从2014年开始就将家里的几亩土地入股“谭二哥”的永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夫妻俩常年在合作做工,每年入股分红和务工收入接近七八万元,一家人早就住上两层半钢混楼房。“两个孩子读书不但不要钱国家还供应营养餐,用钱的地方不多,日子好过得很。” 泰友忠对加入合作社打心眼里高兴。

在昭通,通过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的例子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专业合作社

“只有联起手来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春日的昭通,繁花似锦,生机盎然。

透过电子显示屏,在昭阳区咏赞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记者看到,干净整洁的生猪养殖场内,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为摄氏28度,近万头生猪在圈舍里有的悠闲自在地觅食,有的干脆卧在地上打盹。

成立于2017年3月的昭阳区咏赞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在昭通市、昭阳区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整合23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生猪养殖联合社,目前拥有圈舍面积20多万平方米,存栏生猪超过2万头。再过3年时间,联合社将再整合50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户200户以上,生猪年出栏30万头。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专业合作社

“强强联手闯市场,强弱帮带奔小康”是咏赞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秘籍”。联合社理事长王咏告诉记者,合作社创办之初,虽有技术优势,便存在资金短缺,规模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弱等短板和不足。“只有联起手来才能够将养殖事业做大做强”,王咏说,为破解资金难题,在昭通市、区两级政府和供销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迈出了强强联手、强弱帮带“抱团”之路。通过对加入联合社的23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资源整合,借助市、区两级供销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分别与中国农业银行昭通市分行、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和省农担公司达成融资协议,2017年10月以来,共申请银行贷款2700余万元,破解融资难题。

“团结起来力量大”,王咏说,联合社成立后,对成员社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资金、人才、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合作,改变现有小、散、弱的养殖状况,实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社的交易成本,解决了单个合作社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和提高了合作社抗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强强联合、强弱帮带这一模式还解决了单一合作社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产生了双赢、多赢的效果。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绥江县天宝山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熟的半边红李子挂满枝头

半边红李子是绥江一县一业的“当红”产业,截至2019年底,全县种植面积达9.4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1.8亿元,其中贫困户种植约2.4万亩,2355户8798人贫困群众通过种植半边红李子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半边红”李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完成“三品一标”认证,果品出口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

是什么力量让小小的半边红李子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绥江县的做法是将全县41家半边红李子合作社组织起来,成立县级联合社和4个联合分社,实现合作共赢。

抱起团来谋发展——昭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纪实(上)

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联社成立以来,按照“三联结、四规范、五统一”标准,严格落实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要求,从种苗供应、种植技术、果品质量、产品销售等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让绥江半边红李子产业的管理更规范、销路更畅通、品质更提升。

依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能人和大户兴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科技能人、营销大户、种养大户的“领头羊”作用,提高农产品的组织化程度,通过能人示范带动,抱团发展,群众走上致富路,是昭通供销社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中的成功经验。

云南网记者 蔡侯友 沈迅

相关内容

富滇国际融资租赁52亿(富滇金融)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