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机大会# 花旗银行昨天官网发布公告,明确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工作正式启动。这个公告距离去年官宣已经过去一年半。之前在2021年4月份,花旗银行官宣,将对其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目标是要将资源和投资聚集于更具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业务。
实际上这则公告,其背景是花旗集团意欲退出亚洲、大洋洲、欧洲等13个市场的个人金融业务,包含中国大陆和台湾。之后其全球的个人金融业务仅在新加坡、香港、阿联酋,以及位于伦敦的财富中心经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中,涵盖了银行卡、房贷、个人贷款、存款、投资、保险和外汇业务。
公告中明确,在有序推进关闭业务的工作过程中,花旗银行将协助客户有序转移存款和所持有的产品;逐步终止信用卡业务,并继续按照合同约定收取信用卡还款。这个过程将根据花旗银行为客户发送通知的时间,再进行账户关闭流程,而目前仍继续正常使用不受任何影响。
从这个公告中透露出花旗银行此次退出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直接关闭账户,对于信用卡业务,只要客户处于账户为零的条件下关闭账户即可;另一个则是通知中也提到,不排除“寻求个人银行个体业务单独出售”的可能性。
关于“出售信用卡业务”的问题,之前也有很多传闻,笔者就曾听到多个不同版本,从本刊角度,一来对这种没有根据的道听途说的信息不认同,其次本刊风格对于这类事件不做“窥秘”,只做业务分析和评论。
花旗信用卡在国内到底是会以“关闭”形式终止信用卡业务,还是会以“打包出售”形式卖掉信用卡业务?关闭账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用户信用卡账户为0,直接关闭掉就可完成。这样处理能够最快地达到退出的目的。这样做存在的问题,就是逾期债务如何处理。
前几年,业内曾发生过两起“退出”案例。2019年4月,日本永旺(AEON)终止了台湾信用卡业务,终止后欠款用户需要继续还款至债务完成;另一起是2019年8月,美国大通银行为了彻底退出加拿大信用卡市场,不惜以将加拿大持卡用户的信用卡欠款全部一笔勾销的方式(相信这种方式肯定很受国内花旗信用卡逾期卡民们的期盼)。
如果采取“打包出售”的方式,则相对复杂一些。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买家,而这个买家要对花旗信用卡现有规模的客户感兴趣,就是对于提升本行业务规模有所帮助,价格又在可接受范围。
以目前花旗信用卡规模,粗略估算应该为100多万张,这个层级对于一些城商行还是比较有吸引力,但是谁有可能出手?从目前来看城商行出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不是很大。而国有/股份制银行的规模都是数千万级的,花旗信用卡的规模对其诱惑力也不是很大,而且接手之后的磨合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另外,客户之前看中的是“花旗”品牌,而且转手后,持卡用户与另一品牌还存在着产品重叠的问题,该卡可能就会陷入睡眠,也不能保证客户不流失。这样的话,花钱就显得得不偿失了。除非花旗以“白菜”价格半卖半送,相当于委托给买家为用户提供后续服务,以及债务管理工作。这样,对于买家而言多少还有点“油水”。
2022年年初,渣打银行发布公告关闭所有信用卡申请的渠道,目前渣打银行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均已不能在线申请了,看来该银行曾为此发过补充公告,告知该举措是“暂停”业务,现在看来已经变成“永久”了。
花旗信用卡最终会选择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本刊正好也有花旗信用卡,将会跟踪事态发展。
关注“老董聊卡”,这里有信用卡的知识,也有信用卡行业独立视角的深度评论与分析,还有信用卡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