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年报。从年报披露的存款数据来看,多家银行的存款余额出现增长,零售定期存款占比提升,存款定期化趋势较为明显。招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72745.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18.36亿元,增幅达19.01%,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中信银行客户存款余额50993.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27.64亿元,增长7.66%;平安银行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3126.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
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银行在年报中表示,2022年,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客户增加投资定期存款产品,活期占比有所下降。
当然,更多的研究报告以及媒体报道表示,巨大的储蓄增加将是拉动消费的基础保障,甚至不少专家建议多举措提升消费和投资信心。疫情逐步过去,且生产生活也基本正常化,但老百姓的消费却始终起不来,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3.5%,远不及去年同期增幅6.7%。为何储蓄没有转变为消费呢?
也许,我们的分析只是被片面数据给蒙蔽了,或许老百姓的储蓄能力并没有增加,甚至是减少了,如此消费能力的复苏就不可预期呢?
1. 2012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开始萌芽,之后即爆发式增长,居民的储蓄快速被吸引到互联网金融领域,而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全面封杀,表外投资逐步回流到银行体系,因此资产的流动导致了近几年银行存款的大幅增长。
2. 现金逐步回流与银行储蓄。一方面,近几年现金使用场景逐步减少,居民留存现金的比例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企业税收和个人所得税监管的加强,工资收入现金部分不断消亡,工资奖金等基本全部入银行体系。
3. 中小银行存款向大银行转移。2010年-2016年,我国每年注册成立的银行数量平均为272家,绝大部分都是中小银行,这也伴随了互联网金融的潮起潮落,2017年开始银行新立数量大幅下降,2017年降为157家,2018年74家,2019年25家,2020年10家,而2021-2022年仅仅只有1家。可见,2010-2016年的中小银行大扩张导致储蓄的大迁徙,因为这些中小银行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结构性存款)。近两年这类业务被叫停,此外房地产行业的回落,使得中小银行资产结构出现风险,去年爆发的河南四家村镇银行风险事件更是直接爆雷,标普去年发布报告,认为该事件将冲击小型银行的存款。近期美国的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事件也出现了资金流动的特征。所以,我们看到的上市银行居民储蓄确实在增加,但中小银行的储蓄则并非如此。
十年间,我们的资产确在增加,但负债、消费成本等在侵蚀我们可支配的流动资产,而且流动资产从表外走向表内,从现金走向存款,从小行转向大行,数据统计上越发的精准,但我们真正具备消费能力的流动资产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如此,消费潜力的挖掘是否就有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