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通俗来讲就是钱,有句老话说:钱不是万能,无钱万万不能。这说明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社会发展至今,货币在操纵国家前途的同时着主宰个人命运,人类文明与之同生共舞。
早在钞票诞生之前,人类社会使用过不同形式的货币,时至今日,货币已经从实物转变为数字形态。
北京市曾经有一个社会调查材料披露,市民们认为世界上最高级的纸是“钞票纸”。小小的一张纸,经过特殊工艺印刷后可以买很多东西。
钞票承载着人类美好的愿望与诉求,它缘何演变成世界上最高级的纸?这还得从物物交换说起。
01.钱的起源
大约是地球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人类刚刚完成进化。一群生活在亚洲大陆西部的远古人类,已经好多天没有吃上饱饭。
基于生存本能,他们不断地外出狩猎和采集。尽管拼尽全力,他们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远古人类发明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生活的生产工具,通过这些工具,他们逐渐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驯养动物的方法。
人们在适合种植的区域大规模种植,粮食开始有了富余,在适合养殖的地区大量畜养动物,有了多余的家畜,渐渐有了除生存之外所需的食物和物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极具化时代意义的行为“物物交换”随之产生。
交换的产生导致人类分工出现,比如有的人可以专心制作工具用以换取别人的肉和粮食,有的人专门种植粮食用以交换别人手中的肉或工具。
这和我们每天上班下班获得工资后,去买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是一个道理。就这样人类依靠交换获得生存所需物资,同时交换大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交换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问题也接踵而来。交换的基本前提是等价,如果一方认为自己可能在交换中吃亏,交换就难以继续。
因为不同产品的质量和用途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不能笼统地用数量、体积、重量这些比较直观的差别来对它们的价值来进行等价交换,由此造成交换困难。
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交换。
经过反复的摸索和验证,人们发现如果把手中的物品换成一种大家都认可的东西,然后再拿着这种东西去交换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种形式的交换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货币横空出世。
02.钱的演变
那个时代的货币并不是我们眼中的钞票,而是商品货币。稻谷、盐、羊皮、铁具、贝壳等很多物品都曾经被当做货币使用。
这些物品都是人们共同认同其价值后,用以作为交换媒介。
虽然比物物交换来得方便,但它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不方便随身携带,二是不容易储存,交换仍然处于比较低效的状态。
为了突破这种困境,使交换更加便利,金属这种既有各种货币商品优点又摒弃它们缺点的货币商品逐渐被广泛认可并使用。
金属坚固且不易损坏,与布帛、羊皮相比,它可以随意分割,分割后还可以重新熔铸成型,其价值不会因此损失.
与牲畜相比,金属不会老化、死亡,也没有年龄限制,可以持续使用很多年,其磨损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从西周开始用铜铸的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开始铸造自己国家通用的金属货币,比如齐国的刀币、赵国的铲币、蚁鼻钱等。
在漫长的金属货币交换过程中,黄金和白银这类贵金属渐渐登上金属货币的舞台。
古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黄金作为货币的人,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黄金成为上层社会通用货币。
当时楚国用金铸成金奚,是一种方形有印的金饼。齐、晋、秦、赵国也普遍使用金块,有的论斤,有的论镒。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方便交易,他统一货币建立起系统的货币交易体系,规定黄金作为上币,单位是镒;铜钱作为下币,单位是半两,圆形方孔钱成为主流货币在全国通用。
从此后,在近三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的货币有时以金为主,有时以银为主,有时金银并用,而民间的小额交易仍然以铜币为主。
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金银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贸易,纸币交易时代随之开启。
03.纸币的使用
唐朝时期,历经时代变更和发展,经济繁荣带来大量的货物交易,一种叫飞钱的货币应运而生。
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贸易中心,各地方政府在此设立办事处。
各地商人到长安卖了货物之后,出于安全考虑,有些商人不愿意带着大量钱币长途跋涉回乡,他们可以到驻长安办事处领取凭证,将凭据分成两半,本人回到当地后,凭此据向地方政府取款。
这就是飞钱,它在某些方面有点纸币的性质。
宋朝是真正开始使用纸币的朝代。当时四川地区属于商业集中区,通用的铁钱大的每个重二十五斤,小的有十三斤,价值小、体积大,携带极其不方便。
有的商人趁机收买铁钱,然后给对方开一张纸质存款证明,这个证明既可以兑现又可以流通,而这些商人可以从中获得利用别人资金的好处。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公元1023年,北宋政府将“交子”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管理、发行、兑付。
随着后期边境战事频繁,政府开始超额印发官交子,从而导致货币信用大幅下降,通货膨胀严重,最终交子停止流通。
忽必烈灭大宋后大量发行宝钞,并规定其作为唯一合法的货币在全国通用。元朝的宝钞随着蒙古骑兵西征,流传到古波斯。
公元1294年,波斯王国照抄元朝创意,发行波斯国纸币。这种波斯币上既有阿拉伯字又有汉字,甚至还盖有中国式印章。
不久,波斯纸币传播到欧洲。公元1661年,西方第一次发行瑞典纸币,纸币上除了花纹边框外,还有编号和总管的签字,总管签字后期演变成财长或行长的签名。
清咸丰年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饷,清政府发行了两种纸币。一种叫“户部官票”,另一种叫“大清宝钞”。
官票以银两为单位,面值大,宝钞以铜钱为单位,面额小,这两种纸币合一后,就成了我们现在说的钞票。
04.信用货币
钞票的出现导致各国可以随意发行这种货币,有些国家因为无节制地发行最终导致全国经济崩盘。这个问题一度严重到影响全球经济,1821年,作为当时国际经济引领者的英国抛出金本位制概念。
也就是说将纸与黄金挂钩,由银行发行银行券。
因黄金不方便携带,商人可以把黄金存在银行,银行开具等额银行券,这些银行券等同于黄金,商人们可以拿着它们和别人进行交易。
这和我国古代钱庄发行的银票是一个概念。于是当时欧洲出现很多私人银行,它们以黄金作抵押,发行了大量银行券,市场交易因此变得更加便捷。
随着五花八门的银行券出现,有些银行明明手上没有黄金,却超发很多银行券,直接导致客户拿着银行券无法兑付黄金的情况出现。
市场由此混乱不堪,这种情况只能由政府出面摆平。
英国政府率先颁布条例禁止所有私人银行发行银行券,将货币发行权收归国有,其他国家也都纷纷效仿。
虽然私人已不能发行货币,但纸币与黄金比例倒挂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然存在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量远远高于私人银行的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各种武器、军备需要大量金钱支撑,于是各国不计后果地超发货币。
一时间市场混乱不堪,经济陷入困顿,金本位制自此崩塌。
在金本位制时期,各国以黄金为抵押物发行纸币,现在金本位制成为过去时,政府要发行纸币,需要相应的抵押才能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国家信用出现在货币历史舞台上。
经济越繁荣,军事力量越强盛,科技技术力量越先进,国家的信用就越被世界各国接纳。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跨国贸易都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原因,美元表面上只是一张印着图案的纸,其实它的背后是美国的国家信用。
信用货币时代的诞生,一切开始发生翻天覆地地改变,五花八门的货币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从贝壳、金属、纸币、数字货币、虚拟币,货币这种社会形态的必然产物,最终会演变到哪无从得知。
但回溯货币史可以发现,它都是随着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经济的发展一步步应运而生、随运而变。
它改变人类,也造就人类,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货币史即是人类史。
而当你自认为功成名就,钱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不妨回过头来看看,你真的将它们掌控在手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