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举办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8曰16日电 (记者 高凯)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日前在京举办。
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在致辞中强调,电影强国建设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电影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和全体影视从业者的努力下,今年涌现出《长津湖之水门桥》《人生大事》《独行月球》等既叫好又叫坐的优秀作品,在文化强国建设大战略下,只要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影片,电影观众就还在,中国电影就大有可为。
当日“影视投融资与电影强国建设”论坛中,嘉宾主持朱玉卿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挺伟等专家、影视企业及投资企业负责人等,就电影强国目标下,电影与资本如何双向奔赴、携手共进等话题进行集中讨论。
饶曙光指出,中国电影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时刻,尤其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要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实现电影强国建设,就要推出更多好的作品,一是需要资本的支持,二是电影人要苦修内功,提升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但最重要的是找到方法论!方法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电影人在苦苦的思索和不断尝试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需要电影人和金融、资本领域的佼佼者共同努力。
李挺伟以水和舟比喻投融资与电影产业的关系,指出当下电影投融资领域存在着典型的头部效应、集群效应、聚合效应,投资项目越来越集中化、投资主体越来越团队化、投资分布越来越特色化,要想实现水涨船高,需要全体电影工作者从各方面努力。未来,保利影业将围绕“电影强国”目标,在电影科技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内容+科技”的融合发展,助力电影强国之梦。
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总监、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最后总结道,好的内容、好的资金是相辅相成的,把电影、金融、资本的力量汇聚成带动产业发展的引擎,促进产业繁荣,是电影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期待2035年一起见证电影强国的实现。
“影视投融资与电影产业化发展”论坛中,嘉宾主持范志忠与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理事长周建东、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刘洪涛、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等资深电影从业者,集中探讨了当下电影产业化升级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如何借助更多力量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等话题。
周建东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着重指出当下电影产业发展,要处理好主旋律与多元化格局,不能狭义的把主旋律和多样化割裂开。电影的产业化升级需要创作人员高度自信、市场环境持续稳定、政策支持继续助力。
刘洪涛认为,电影产业需要有特色,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吸引观众和投资,开心麻花定位于小而美的电影企业,坚持喜剧特色,以故事为核心,围绕好故事进行多元的开发。当下,电影融资面临前期风险性高、后期过度依赖票房的两难局面,亟需破局,期待未来,能够有专注于内容投资的品牌基金的诞生,支持更多的“非爆款非头部”项目。
黄群飞从市场的角度分析,指出当下中国电影面临一定的困境,但电影的基本面还在,热爱电影的观众还在,需要更多更关注内容的资本支持,尤其是在头部影片之外,支持更多的中小影片。电影市场要迎接下一个红利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政策层面要鼓励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尊重规律、尊重观众、尊重市场;二是电影行业要自律,让资本看到确定性,恢复对电影产业的信心。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院长范志忠最后总结说道,行业调整期,电影产业不可避免会有阵痛,但从全球视野来看,热爱电影的观众仍然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仍然在、深入电影质量的创作者仍然在,产业发展的必要动能仍然充足,下一个红利期更需要电影人合力同心,相向而行。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头戏,历时一年、实地调研几十家金融和投资机构,最终编写完成的《北京电影投融资发展报告》在本次峰会上发布。
据悉,该报告旨在全面摸底北京影视企业、金融机构现状,梳理北京影视金融合作成果,总结北京影视金融融合发展经验,强化北京在电影产业、电影投融资领域的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彰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标杆作用。
报告主编朱玉卿代表编委会对报告进行了解读,指出2021年北京地区影视投融资领域呈现出五大趋势:市场逐步恢复,北京影视中心地位稳固;融资数量回暖、影视概念逐步外延;小微企业成融资主体,战略融资为最主要方式;投资机构持续观望,行业内资本主动出击;影视融资转向金融机构,北京地区仍有上升空间。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中国电影投融资报告(2022)》的编撰。
本次峰会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联合主办,聚影汇(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及官方唯一指定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北京银行参与承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