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陈峰主持召开海航抗击疫情大会
靴子落地。
2月29日下午,海航集团发布通告: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
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联合工作组组长由海南省国资委旗下“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
在这篇通告,透露了两点事实:
2017年末发生流动性危机以来,海航“自救”,未能彻底化解风险;
受到疫情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
这个意思就是,海航自己救不活自己了,剩下就交给国家了。
也许陈峰应该知道,海航从生到死,海南省政府都不想接盘,也无法接盘。
海南省从来只想要一家航空公司,海航整个发展过程中,海南省政府只有两次分别投入了1000万元、15亿元资金。
这点钱,大概只能买5架飞机。
而在陈峰、王健的神奇运作下,海航成为资产上万亿元,表内负债7000亿元的“金币怪兽”。
那是1988,隔海相望的海南岛,被原始森林覆盖,在开发热潮下,陈峰与王健相继来到海南岛。
以航空、土地和资本名义,演了一场30年的春秋大戏。
1989年
海南省政府投资1000万元,批准成立全民所有制的“海南省航空公司”。
1990年
已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计划司工作7年的王健,从北京南下海南。此时比王健年长8岁、曾与其在民航局同一办公室同事的陈峰,已是海南省融资平台公司兴南集团负责人,兼任海南省省长刘建锋的“航空助理”。
1991年
获得《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
1992年
海南省航空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国光大投资、海南省政府等17家发起人认购,加上社会法人股、内部职工募股,海航顺利筹资2.5亿元,以及从交通银行贷款6800万元,海航买了第一架飞机。
然后,将飞机抵押买了第二架飞机,接着又租赁了两架飞机。
1993年
海南省航空公司正式在海南省工商局登记,随即正式运营,首航海口——北京。
1994年
海航与哈德逊国际集团就境外发行7000万股外资股达成协议。
1995年
索罗斯旗下美国航空有限公司入股海航,股权转让金2500万美元,海航成为境内唯一中外合资航空公司。
1997年
海南省航空公司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发行7100万股B股,募集资金2.63亿元。
1999年
海航股份在上交所发行2.05亿股A股,募集资金9.29亿元。本次发行A股前,海航股份第一大股东为索罗斯旗下美国航空,持股21.2%;
海航管理层实际控制的琪兴实业持股10.17%,为第二大股东;海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仅持股3.4%。
2000年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集团受让多名海航股份小股东所持股份,在海航股份的持股达7.31%,成为索罗斯、琪兴实业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海航集团控股了海口美兰机场,成为中国第一家控股机场的航空公司。
2001年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变更为两家主要产权归海航管理层实际控制的公司。
2002年
海航集团控股的美兰机场在香港上市,融资1亿美元,海航集团融资格局由原来单独海航股份为集团发展融资,变为多主体融资。
2003年
因为SARS疫情,海航股份历史首次亏损,当年亏损额达近15亿元,几乎将公司组建以来所有盈利吞噬。
2004年
海航集团对海航股份持股上升至11.85%,海航集团多次受让小股东所持股份,交易代价如何?钱从哪里来?海航集团从未公布。
2005年
“新华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海航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占股32.75%,海南省政府旗下海南发展注资15亿元,占股48.61%;索罗斯基金以海航股份B股作价,再追加2500万美元投资,占股18.64%。
新华航空拟私有化海航股份,整合海航旗下海南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等所有航空资产,整体在香港上市,打造全国乃至国际化航空品牌。
2006年
海航股份定向增发不低于54.88亿元,其中新华航空认购33亿元,成为海航股份第一大股东,持股46.74%。
同年全国房价大涨,海航集团曾经收购美兰机场从而获得的老机场8000多亩土地价值凸显。
“海口新城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增资40亿元,成为海航集团持股88.89%的最大股东,另两家主要产权归海航管理层实际控制的公司占股收缩到10%以下。
2007年
新华航空更名为“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此时大新华航空股东中,海南省政府旗下海南发展持股下降至40%,海航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比例超过50%,准备以“红筹架构”模式在香港上市。
2008年
大新华航空上市未果,海航逐渐放弃大新华航空这个整合平台,又逢金融危机,当年海航股份亏损14.24亿元,但海航集团却盈利9699万元。
2009年
海航旗下大新华物流,32亿元收购造船企业“金海重工”,并向其采购30艘轮船,进军造船海运业务,后续惨淡收场。此时海航集团已布局航空、物流、资本、实业(含地产、商业)、基础(含机场)和旅游业六大产业。
2010年
海航旗下融资租赁企业渤海租赁整体借壳上市,渤海租赁成为横跨融资租赁、保险、证券、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金控平台,主要并购也是通过渤海租赁完成。
至此,海航直接或间接控制7家上市公司,在境内外开启“买买买”模式。
2011年
海航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成为“海南航空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后者并非由海航内部员工集资持股所成立,海航集团透露将成立“慈航基金”,并将海航工会持有的相关股权转让给慈航基金,从而使慈航基金成为海航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2012年
海航集团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1000亿元授信协议,海航集团总授信额度达到3000亿元,国开行是海航的最重要贷款银行。
2013年
收购欧洲第三大酒店连锁集团 NH 酒店集团20%股权,次年增持比例上升至29.5%;收购澳大利亚Arena航校80%股权;4.8亿欧元收购欧洲第一大拖车租赁公司TIP拖车租赁公司。
2014年
海航集团旗下公司渤海租赁以37.5亿元收购Cronos,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租赁业务提供商。
2015年
海航集团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海航集团175亿元收购瑞士国际空港服务公司;渤海租赁25.55亿美元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4.5亿美元收购巴西第三大航空公司蓝色航空23.7%的股权。
2016年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航基础重组,完成后总资产规模大幅从不足40亿元提升至970亿元;收购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希尔顿酒店集团股权。
2017年
海航集团的海外并购进入最疯狂时期,半年并购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103.8亿美元并购CIT集团旗下租赁业务。
6月,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和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当年,海航集团总资产为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1%;总负债为0.74万亿,同比增长22.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海航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超过100亿元。
2018年
王健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重伤去世。月底,海航集团公布公司股权结构,境内的海南省慈航基金会与境外设立的Cihang Foundation拥有海航集团52.2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包括陈峰和王健在内的12名高管持股47.5%,海航控股持股0.25%。海航集团透露,此前引发关注的神秘个人股东 “Guan jun”,已经所持股份全部捐给“Cihang Foundation”。
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银团向海航发放75亿元贷款,用于航空主业的航油、航材、维修、起降费等经营性支出。这是海航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以来,银行系国家队首次大规模出手相救。
2019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布,原国开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陈峰透露,2018年海航集团处置了3000亿元资产,回归航空主业。
2020年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海航航空主业现金断流,海航集团被海南省政府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