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播下一粒粒种子,经过130多天生长后成为了一束束饱满的稻穗。又经过收割、储存、烘干、碾米、抛光、封装等环节,一袋袋“稻香扑鼻”的大米被送往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发展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果和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生产出约占世界1/4的粮食,解决了占全球1/5人口的吃饭问题。在疫情冲击、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实现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粮字旁边一颗“米”,如何种稻米,种出好稻米事关国家的基石,事关广大老百姓根本的安全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一两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就是形容我们脚下这片黑土地的肥沃。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在黑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凭借“军民结合”的独特屯垦方式,在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亮点,更是独创了吉林“梨树模式”、黑龙江“海伦模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由此,东北黑土区成功实现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然而由于土地负担太大“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法律规范和宣传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农先保地,政策加科技。”用好养好”黑土地,有关部门还应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开展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永续利用,有效遏制黑土耕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退化趋势;二是在继续推广科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科技创新,建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充分调动农民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对黑土地利用从原先的“掠夺式经营”转变为“用养结合”的思维模式,营造良好的黑土地保护氛围;四是大力发展黑土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实现东北黑土区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以农为先,农以种为先。立足“保护种子”关键,是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粮食产量要实现大的突破,关键还得看种子。第一聚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求突破见实效,尤其是实施种子工程攻坚行动,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第二要突出种业企业主体创新,构建种业创新体系。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和种业改革,突出龙头企业培育,整合现有资源成立一批由国家资本控股的现代种业集团。加强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加强种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育种研发人才与种业企业共享,加强种业创新平台和创新研发核心团队建设,构建集种业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自主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