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票知识 >

用友ufsystem 库(用友lfs)

2023-08-24 13:43:10 股票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

一、计算机行业过去十年回顾:技术变革推动行业发展

计算机行业持续增长,云服务为重要增长动力

计算机行业市值持续上升,占比呈现上升趋势。2010 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兴起,我国计算机行业上市企业市值占比总体呈 现上升趋势。从中国计算机行业市值占比情况(包含 A 股、港股、美国中资股)看,中国 计算机企业市值占比虽然与纳斯达克计算机股票市值占比相比仍有差距(纳斯达克计算机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占比 2020 年底为 27.8%),但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市值占比自 2010 年 底的 1.7%上升至 2020 年底的 10.9%。


从 A 股计算机企业市值构成看,2010 至今,基础软件、管理办公软件、行业应用、新兴计 算机等软件及云服务的市值占比呈现提升的趋势。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 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步普及,我国企业 IT 应用逐步从信息化阶段陆续向云化阶段过渡。计 算机设备企业市值占比从 2010 年底的 38%下降到 2020 年的 22%,各类软件、云服务及 产业互联网企业兴起,软件(包含行业应用、基础软件及管理办公软件、新兴计算机软件)、 产业互联网及云服务市值占比从 2010 年底的 62%上升至 2020 年底的 78%。

计算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计算机行业收入规模及公司数量持续上升。从计算机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看,根据中信计算机板 块,我国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收入规模从 2003 年的 1.3 亿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1673 亿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7%,2020 年我国计算机板块上市公司收入合计达到 1.55 万亿元, 2010-2020 年复合增速达到 25%,保持了高速增长。


公司及从业人员数量大幅提升。从软件产业单位个数及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变化看,我 国软件产业单位个数从 1997 年的 5000 家增长到 2007 年的 2.1 万家,至 2020 年我国软件 产业单位个数已达到 4 万家。从软件业从业人数看,2001 年我国软件业从业人数不足 30 万人,至 2020 年已达到 704.7 万人。从软件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的情况看,从 2001 年的不足 0.04%上升至 2019 年的 0.88%,从业人员数量与占比均大幅提升。

我国软件行业 2020 年市场规模达到 8.16 万亿元,增长逐步进入稳定期。我国软件行业自 90 年代至 2010 年高速发展,2010 年至今逐步进入稳定期,自 2015 年以来市场规模增速 稳定在 15%左右。从我国软件行业市场增速看,1990-2020 的三个十年,我国软件产业复 合增速分别达到 59%、38%、20%,整体市场规模从 1990 年的 2.2 亿元上升至 2020 年的 8.16 万亿元。

公有云市场占比上升,IaaS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市场规模看,2013-2019 年我国云计算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CAGR 达到 36%,这一阶段内,公有云市场是重要的增长动力,其中 IAAS 层增长尤为迅速。从占比情况看,据中国信通院,我国公有云市场占比从 2013 年的 23%上升到 2019 年的 52%,其中 IAAS 层占比从 2013 年的 22%上升到 2019 年的 66%。 我们预计 2020-2030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速或将达到 21%,随着 IaaS 市场逐步 成熟打下良好基础,公有云市场中的 SaaS市场或将迎来较快发展,公有云 IaaS/SaaS/PaaS 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20%、22%、21%。


智能物联推动物联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9 年以来 5G 商用逐步推进,5G 的低延时特 性满足了工业领域的需求,推动了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随着智能物联技术 在更多领域进行应用以及消费级的智能物联网产品的兴起,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占比呈现 下降趋势。我们认为,随着更多消费级智能物联产品兴起,未来物联网连接数有望进一步 增长,推动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预计 2020-2030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相较于 2010-2020 的 27.5%略有降低,达到 21%,工业物联网在其中的比例或将稳定在 30%。

计算机市场竞争格局:龙头公司随行业发展而变迁

不同阶段内计算机行业龙头公司不断变迁。纵观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 为 PC 普及与电子化时代(1990-2006)、PC 互联网时代(2006-2010)、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0-2015)、云计算时代(2015-),与之对应的四个技术阶段分别为计算机普及、互联 网普及、移动互联网普及、云计算技术应用。在不同的阶段,计算机行业内的龙头公司业 有所不同。

从电子化到云时代,龙头变迁。在 PC 普及及电子化的时代,国内计算机行业仍处于硬件 普及以及软件初步发展的阶段,该阶段的龙头以传统的电子类、软件类公司为主,在 A 股 则主要包括东软集团、用友网络等公司。随着 PC 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端逐步爆发,门户 网站、搜索引擎、游戏、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网络应用快速发展。应用端的腾讯、百度、 盛大等新兴公司在这一阶段迅速壮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 分别凭借微信、支付宝确立了流量端的垄断地位,通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大量数据,为 进入云时代打下良好基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阿里、腾讯等巨头在 IaaS 领域确立了 领先地位,在应用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迅速发展,这一阶段内 A 股计算机 行业的龙头主要包括金山办公、用友网络、金蝶国际、广联达、科大讯飞等云与人工智能 公司,以及三六零、深信服、奇安信等网络安全公司,以及东方财富、恒生电子等金融信 息化公司。

计算机行业商业模式:从软件向云变迁

在整个 IT 产业链中,计算机行业属于产业发展的应用层。虽然疫情对计算机行业下游需求 带来一定影响,但我们认为,技术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演进。看未来几年,我们认为, 5G 技术叠加云计算、AI 技术,有望推动下游应用逐步落地。


计算机行业的软件的角色和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软件从依附于硬件的角色,逐步独立出 来。从未来 IT 产品设计理念来看,软件定义一切 SDX 已经基本成为产业共识。

从软件到云化的过程中,其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平台软件到应用软件。垂直平台软件规模受限,需要向应用软件方向拓展。从单一软件产品到多产品组合。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做产品加法,持续扩大每个产品的市 占率。从多个软件到 SaaS 云服务。工具型软件公司将已有的软件产品进行云化。从 SaaS 产品到 PaaS 平台。基于已有的 SaaS 服务,不断增加 SaaS 服务的品类,建立应 用平台,逐步向 PaaS 演化。


变化背后的原因:技术变革为计算机行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第一阶段:微型计算机普及与电子化(1990-2006)

我国个人计算机普及率于 21 世纪初迅速上升。全球微型机的普及开始于 80 年代 IBM PC 的推动以及 90 年代 Wintel 架构的成型。而我国计算机普及略晚于美国,世纪之交是我国个 人计算机普及率的快速提升的重要时间节点,1996 年联想推出个人笔记本,1999 年惠普 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也推动了我国个人计算机普及率迅速提升。这一阶段内,我国个人计算 机普及率从 1990 年的 0.44 台/千人提升至 2006 年的 56.49 台/千人。从销量增长情况看, 我国计算机销量从 1990 年的 10 万台/年提升至 2006 年的 1.04 亿台/年。

C 端软件导入,B 端逐步进行电子化建设。在这一阶段内,与微机普及相伴而生的是各类 软件,如网页浏览器、图像编辑软件、音频软件、网络游戏、即时通讯软件等在 90 年代陆 续出现,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此外,企业也逐步进行电子化的建设,用电子化的方式逐 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办公,SAP、Oracle 等企业也在这一阶段内陆续推出了各自的代表性产 品,如 SAP 的 R/3 产品(1992)、Oracle7(1992)。而在国内,国产 TOB 厂商也在这一 阶段陆续诞生。


应用软件推动 90年代国内软件市场快速增长。1990-2006年,国内软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据电子部信息中心,我国软件市场规模从 1990 年的 2.2 亿元增长至 2006 年的 4801 亿元, 期间复合增速达到 59.2%。从软件市场构成看,各类应用软件是软件业收入最主要的构成 部分,1994、1999、2005 年应用软件(含财务及企业管理、其他应用软件)占比均在 55% 以上。在各类应用软件中,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反映 了企业办公电子化的进程。

第二阶段:互联网普及与信息化(2006-2015)

PC 互联网阶段(2006-2010),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迅速上升。从全球视角看,90 年代以来 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用户数及主机数量均高速增长。特别是 90 年代中后期,在 “Navigator、IE、Firefox 等浏览器的迅速兴起,即时通讯软件 MSN 和 Hotmail 网页电子 邮件横空出世“两大因素的推动下,互联网在应用层面也得以快速发展。从我国的互联网 普及率看,2000 年以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开始逐步上升,2006 年以来迅速上升并于 2008 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互联网普及推动信息化建设进入互联网时代。从全球的信息化进程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推动信息化建设更进一步,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新一代产品登上历史舞台。如 SAP 发布战略(1999),将产品从 R/3 软件升级到 mySAP ERP(2003),Oracle 推出 Oracle8i(1998),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产品中,实现信息更为充分的利用。与之相对应 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国内 TOB 业务同样迎来了变革,在企业管理、金融、医疗、 政府信息化等领域,互联网技术逐步应用,中国软件产业的市场规模进入第二波增速高峰 期,据工信部,2000-2005 年我国软件市场规模 CAGR 达到 47%。


智能手机与 3G 网络推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2010-2015)。2010 年至 2015 年,随着国 内 3G 网络的渗透率逐步提升,手机上网逐步从图文时代向音视频时代过渡,智能手机迅速 普及,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从 2011 年的 23%上升至 2015 年的 88%。3G 网络的出现使移 动互联网逐步普及,智能手机成为常用的上网设备之一,据 CNNIC,从我国网民上网接入 设备渗透情况看,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 2010 年底为 66.2%,至 2015 年已上升至 90.1%。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延长了人们的上网时长,使众多 TOC 软件产品、手 机 APP 迅速兴起,另一方面也将人们的工作时长与场合进一步延伸,将部分生产活动与固 定场合解绑,也带来了 TOB 产业移动化的变革,为云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云计算、万物互联与智能化(2015-)

我国逐步进入云时代。2008 年以来众多大型厂商纷纷开展了云计算的布局。包括传统软件 公司 Adobe、Autodesk、SAP、Oracle 等开始从软件向云服务转型,也包括 Salesforce、 Workday 等直接以云方式切入企业级市场的公司。2015 年开始,我国云计算加速推进。在 这一阶段内,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成为推动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关键。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丰富了计算机行业的商业模式,在部分领域,传统的许可证式的软件销 售模式逐步被订阅制替代,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

任务复杂度、并发性提升+数据不断累积推动计算变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逐步 普及,与之相伴的是效率提升加速,部分生产、办公环节开始与固定场合解绑,突破了时 间、空间的限制,形成了对即时响应的需求。计算量级层面,智能终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以及访问请求,产生了对于高并发处理能力的需求,随之应运而生的是分布式、大数据等 新兴技术的运用。计算复杂度层面,随着数据的累积,数据的价值逐步体现,对数据的运 用从简单的处理发展到更为复杂的分析,计算任务的复杂度也有所上升。


5G 提升传输能力,推动智能物联时代到来。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我国物联网行业迅速发 展。据产业信息网,我国物联网产业(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 运营、物联网服务等)市场规模由 2009 年的 1725 亿元上升到 2020 年的 22165 亿元,其 中工业物联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020 年市场规模占物联网市场规模的 31%。

计算机行业下游属性:2B、2G、2C

2B 市场:转换成本较高,长期服务能力较为重要

2B 产品与企业业务具体流程相关,往往较为复杂。2B 产品涉及企业业务的具体流程,往 往涉及实施、集成等多个环节,且往往需要针对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业务特点等具体情 况进行一定的个性化开发、改造,相较于 2C 产品往往具有更高的复杂度。如用友 YouBIP 创新平台,由智能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技术平台组成,其中业务中台又包括八项 云服务支持。恒生电子的 UF3.0 解决方案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以账户、资产为核心,以 产品、营销为外延的业务架构体系。

产品复杂度高导致用户转换成本一般较高,竞争格局往往较为稳定。由于产品较为复杂, 2B 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转换成本,用户粘性一般较强,相较于直接替换,产品更替往往以 迭代的方式为主。2B 产品的转换成本包括企业在采购阶段的决策成本、员工适应成本、数 据迁移成本、实施成本等。从转换成本角度看,2B 产品往往高于 2C 产品,导致用户粘性 一般较高。因此 2B 产品的存量客户群体相对稳定,行业内市场格局比较稳定。


持续服务能力与入口级市场重要性提升。2B 产品的使用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并且由于系统 的复杂性,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持续的服务与更新。因此,对于 2B 厂商来说,以及时响 应售后需求为核心的可持续服务能力重要性逐步提升。如在企业信息管理领域,用友、金 蝶等 ERP 厂商纷纷推出云原生产品,通过云模式实现功能持续迭代。此外,由于 2B 信息 化产品较强的用户粘性,对入口级市场的布局重要性也逐步提升,如金山办公通过办公产 品切入企业级市场,钉钉和蓝凌合作布局智慧办公、企业微信和泛微布局移动办公平台等。

2G 市场:具有一定周期性,波动性或将逐步降低

受政策影响有一定周期性,以项目制为主毛利率一般低于 TOC。2G 信息化主要指面向党、 政、军的信息化产品及服务。其采购订单受政策、财政预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业绩看, 2G 企业收入往往呈现较强的周期性,波动较大。此外,由于 2G 产品以项目制为主,标准 化程度不高,往往需要实施等人工成本,使得毛利率一般低于 2C 企业。

波动性或将逐步降低。2G 企业通过纵向优化产品研发模式,横向拓展多元化业务,推行云 模式等途径降低业绩波动性。如总结共性需求,打造政务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化程度,如 金山办公推出的面向政务场景的 WPS 产品。此外,通过横向拓展行业应用,将产品线向不 同层级、部门和行业拓展以实现多元化也是平抑波动的重要途径,如美亚柏科将公安大数 据平台业务延伸到新型智慧城市,将互联网舆情业务延伸到网络开园情报,业务天花板进 一步抬升。我们认为随着自主创新的主线进一步延续,未来 TOG 信息化企业波动性有望逐 步降低,云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企业或将进一步受益。


2C 市场:价格敏感度相对较高,增值服务接受度或将进一步提升

客户价格敏感叠加市场竞争激烈,2C 产品往往通过免费的基础功能引流。2C 产品往往采 用“Freemium”的模式,即先通过免费服务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增值服务,将一小部分对 价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实现变现。形成该种模式主要原因包括 C 端用户 往往对于价格较为敏感,付费意愿往往较低。产品的技术壁垒往往不如 B 端产品高,因此 常常遭遇免费替代品的市场竞争。另一种原因则是对于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往往需要通过 免费版抢占用户,以实现流量的累积。如 WPS 软件基础功能免费,但 PDF 工具包、设计 资源和云空间特权等增值服务需要收费。同花顺的资本市场行情软件免费,但高级版本的 行情类、数据类、荐股类等增值服务收费。

网络效应是 C 端产品重要的护城河。从用户粘性的角度考虑,网络效应是 C 端产品重要的 护城河。具备网络效应的产品,如办公产品、社交软件等将用户的工作链、关系链沉淀于 产品中,因此往往难以被颠覆,最终形成垄断的格局,如办公软件领域,Office 和 WPS 目 前几乎垄断了国内办公软件市场。

增值服务接受度或将提升,龙头有望凭借增值服务巩固市场地位。长期来看,我国知识产 权保护不断完善,产品也逐步向云模式转化从而能够实现快速迭代,两大因素分别从外部 和内部冲击了盗版软件。而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用户的付费意愿也有望逐步释放。我们 认为未来增值服务的接受度或将提升,而龙头凭借流量累积及领先的市场地位,有望通过 增值服务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二、计算机行业未来十年投资机会—云化

云化历程回顾:

云化历程,从IaaS到SaaS。2006年,Google首次使用“云计算”的概念,同年,亚马逊推出 了IaaS服务平台AWS,其数据背景就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亚马逊零售平台,AWS可以提供 支撑买家浏览页面、卖家提交信息、数据的集合和分类等服务,依靠亚马逊电商平台,AWS 迅速发展并具备一定的成熟度。但直到2008年,“云计算”的概念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也正 是在AWS引起关注之后,随后几年,国际上相继出现了VMware、微软等供应商,但是两年 的先发优势让AWS确立了在IaaS云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随后几年,随着我国虚拟化, 网络化,并行计算等云基础技术相对成熟,国内市场对公有云的概念基本成型,我国的IaaS 行业开始出现萌芽,阿里云,腾讯云相继成立。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受企业降成本需求上升的牵引,CRM、ERP 云化如火如 荼。1999 年 salesforce 成立,标志 SaaS 进入初创期,直至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来之前,SaaS 各细分领域企业纷纷成立,并探索 SaaS 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对美国企 业造成重大影响,逼迫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积极转变经济管理目标,从过去的片面追求经济 效益转变为向成本管理和投融资管理方面延伸,因此,SaaS 模式得到了快速地推广和迅速的 发展,SaaS 各细分赛道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并随着客户的深层次需求而朝着定制化方向前进。 SaaS 市场构成主要包括 CRM,ERP 等细分市场,据 IDC,2019 年二者占全球 SaaS 市场 规模 60%以上,近年来我国的云厂商云收入占比也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云化进程稳步推进。


从主流软件企业的业务演化来看,也正处于软件向云化转型的阶段。应用软件企业正逐步 演化为垂直领域的 SaaS 企业。我们认为,这一产业趋势有望加速,产业格局或将发生一 定变革。

中国和美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对比:从应用变革的角度看,美国企业经历了三波信息化阶 段:1、信息化(1980-2005):以 Oracle、SAP、Microsoft 公司的崛起为代表。2、云化 (2005-2015):Salesforce、Workday、Servicenow、Netsuite。,3 智能化(2015 - 至今): 代表为 Nvidia、Google。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划分相比,可以看到美国企业信息化阶段与 我国计算机行业 PC 普及和电子化阶段基本重合,云化阶段与我国互联网普及阶段基本重合, 智能化阶段与我国的云阶段基本重合,中国企业目前仍处于企业信息化向云化过渡的阶段。

企业信息化领域云模式率先推进

云模式利于快速迭代,企业管理领域为重要应用

我国制造业、金融等行业 SaaS 渗透率较高。从我国 SaaS 行业渗透率看,2018 年我国 SaaS 行业渗透率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制造业、金融 业、电子商务。从具体应用角度看,企业管理领域的 SaaS 应用较为成熟,其中云 CRM、 云 ERP 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据 IDC,2019 年全球云 CRM、云 ERP 营收规模占据 SaaS 行业总营收的60%以上,2018年中国CRM、ERP营收规模占据了SaaS行业总营收的75%。


云模式具有灵活性、快速迭代等优势。以云 CRM 为例,云 CRM 和传统本地部署的 CRM 相比,大大降低成本并增强了数据的可访问性。传统的本地化部署 CRM 需要大量的资金、 时间和人力资源,在过去部署 CRM 属于公司的重大基础投资,花费之高往往令中小型企业 望而却步,而部署云 CRM 不需要建立机房和雇佣专业的 IT 人员。同时,部署云 CRM 也 无需承担高额的基础设施营运成本。另一方面,云模式下产品迭代较为便利,能够迅速进 行迭代,适应快速变化的客户业务需求,能较好满足客户在企业管理领域的需求。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领域 SaaS 渗透率有望进一步增长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步入云原生时代。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以企业流程优化为基础,将 企业经营的生产、物料、事务处理、现金流、客户业务管理等业务过程数字化,并通过各 种信息系统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财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云服 务时代、云原生时代。

CRM 领域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以客户数 据为核心,以网络技术等为载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中国 CRM 市场自 2007 年左右形成。 对比国外,我国云 CRM 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据艾媒咨询,2019 年我国 CRM 市场规模约 为 35 亿人民币,据此推算 2019 年我国云 CRM 市场规模约占 CRM 总市场规模的 53%。 对比全球市场,据 Apps Run the World,2020 年全球云 CRM 应用市场规模约 356 亿美元, CRM 整体市场规模约为 439 亿元,全球云 CRM 渗透率约 81%,相比之下我国云 CRM 渗 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ERP 具有复杂性高,交付周期长等特点,云化进度略慢于 CRM。ERP 由最初的 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衍生而来,宗旨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 调配平衡,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ERP 产品涉及企业内部财务、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等等, 需要与企业业务紧密结合,因此往往具有较强的定制化需求,产品逻辑较为复杂。此外, 由于 ERP 产品的本身的复杂性带来的较长的交付周期,导致 ERP 产品的更新迭代周期也 相对较长。同时 ERP 所涉及的数据是企业最为核心的业务数据,数据安全较为重要,因此 总体上云进度慢于 CRM。

我国云 ERP 厂商陆续推出云原生产品,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据 IDC 数据,2019 年我国云 ERP 市场规模超过 100 亿元,同年全国 ERP 市场总规模约为 300 亿元,我国 ERP 行业目 前云化的比率约为 30%。从云厂商布局情况看,用友和金蝶分别于 2010 年与 2012 年发布 云战略,2018 年金蝶发布云原生架构的云服务平台金蝶云苍穹,2020 年用友发布 YonBip, 我国企业管理开始向云原生时代过渡。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云原生作为企业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云 ERP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企业管理信息化进入云原生时代,架构灵活性重要性提升,往往通过中台产品与微服务架 构来解决。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的复杂性、需求加快、重复建设等问题使得中台应运而生。 利用业务中台将这些公共业务组合成统一的业务服务,实现企业级业务能力的复用;利用 数据中台打破数据孤岛,提供智能化的数据服务;技术中台提供底层的技术、数据等资源 和能力支持,保证业务中台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微服务架构将功能分散到各个离散服务中 以实现对解决方案的解耦,便于敏捷开发和部署,增强系统架构可拓展性。架构灵活性需 求的提高带来了市场对于微服务和中台产品的重视,未来需持续保持关注。

以用友的 YonBip 为例,采用云原生架构、元数据驱动的架构、中台架构和数用分离架构等 四大技术架构。云原生架构基于微服务架构简便快捷构建应用、部署应用;元数据驱动实现无代码开发和生态扩展能力的核心架构;中台架构提供各种领域中台服务,以及各种支 持企业数智化应用的数据中台服务和智能中台服务;数用分离架构给数据予以多层次标签 和多维度关系,实现数据和应用的分离。

中国 SaaS 行业全景图:

我国 SaaS 市场以企业经营管理、垂直行业应用为主。我国 SaaS 市场当前参与者众多, 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垂直行业应用、企业办公与沟通、信息安全等领域。在企业经营管理 领域内部又分为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推广等子领域。据中国软件 行业协会,2019 年我国 SaaS 市场中占比最高的为企业经营管理,占比达到 39%,其次是 各类行业应用,占比为 31%。


业务垂直型领域,包含 CRM、人力、财税、协同等领域。从业务垂直型角度看,营销推广 领域有众多参与者,旨在通过流量运营、社群管理、数据分析等营销方式推动企业销售增 长,SaaS 领域主要国内参与者包括纷享销客、红圈营销、光云科技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HRM)主要用于实现员工素质管理、薪资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综合性人力管理需求,包括劳 动力管理、基础人事管理、企业学习平台、薪酬福利、招聘管理、测评等模块,主要国内 参与者包括北森、肯耐珂萨等公司。财税管理领域包括财税管理、电子票据管理、记账软 件等细分领域,当前主要国内参与者包括用友、金蝶、畅捷通等。OA 协同领域则包括视频 会议等,主要参与者包括钉钉、企业微信等。

三、计算机行业未来十年投资机会—国产化

国产化为行业趋势,从党政试点进一步推广

国产化替代:基础软件+基础硬件

国产化替代涉及硬件及软件等层次,从党政试点进一步推广。国产化替代涉及从底层硬 件到应用软件的多个层次,具体来看,硬件层面包括主机及外部设备,具体涉及芯片、 服务器、存储、固件等领域;软件层面包括基础软件及应用软件,具体包括操作系统、 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从推进节奏看,我国的自主创新起始于党政办公领域的 自主创新,2018 年开始加速启动,2019 年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认为,自 2020 年开始,我国始于党政及特殊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央企国企乃至关键行业的自主创新替 代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产化节奏正处于从“可用”向“好用”的进化阶段。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积累,国产基 础软硬件体系目前已经处于“可用”状态,但相比成熟的 Wintel 体系,国产基础软硬件体 系在产品性能、软件生态、用户使用体验等,以及未来可预见的售后、运维等还面临众多 难题,正处于从“可用”向“好用”的进化阶段。

国产化底层架构产业趋势已经确立,竞争格局存在变数

打造中国自主的 IT 底层架构已经形成产业共识。对于自主可控,我们认为,不只是包括底 层的基础软件和基础硬件,同时也包括上层的应用。

自主可控的底层和上层

IT 底层架构是否足够稳固且能够大规模推广,除了底层架构各个部分相互高度耦合和优化 之外,就是基于该底层架构上层应用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中国的自主可控是中国自己 IT 生态体系的建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 IT 发展历史来看,其表现出的特点:

第一,在市场化环境下,一个新的 IT 生态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这种长期过程体现 在两个方面。

(1)核心部件的产业地位的确立需要经过残酷竞争。我们可以从最初 PC 底层架构的确立 过程可以看到这一点。英特尔在 PC 时代芯片霸主的确立,是经过了与摩托罗拉的竞争,同 时也经过了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的争夺。Windows 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导地位,也是 经通过与苹果早期竞争之后获得的。

(2)不同核心部件的之间的适配需要长期优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底层的之 间的耦合,是需要多代产品的迭代而不断优化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至今 Win-Tel 架构 仍非常坚固的原因,也是华为在着力打造基础底层全系列产品线的原因。


从目前国内自主可控进展来看,我们认为,关于核心部件的竞争,大的格局已经基本确立, 这方面并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中间可能存在不同生态相互竞争的问题。而目前国内自主 可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地方在于,基础部件的处理能力提升,以及各核心部件之间的耦 合,这需要花费时间不断进行优化。

第二,市场化环境下,底层架构核心部件很难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老二。无论是 PC 时代 的“Window+Intel”架构,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ndroid+Arm”架构,各核心厂商都是 在各自领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第二名的市场份额很小,或者基本没有市场。之所以出现 这种情况,在于底层架构的通用性和生态性。

在国内建立自主可控核心架构的同时,我们认为,国内的底层架构和上层应用生态的形成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产业趋势已经确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不确定的地方在于,底层 架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是以哪家的为主。也就是说,底层架构的竞争格局还 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产化推进或呈现逐步迭代的特点

受产品成熟度及产能情况限制,国产化或呈现循序渐进迭代的特征。我们认为国产化的进 程并非简单的直接替代,而是逐步迭代。逐步迭代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党政领域 向其他行业领域推广,另一方面是从办公系统向业务系统推广。而推进进度的限制因素主 要有二:国产软硬件产品的成熟度、厂商产能的准备情况。

国产软硬件产品成熟度方面。如果过快的在体系内全面推广国产软硬件产品,可能会造成: 一、产品性能无法稳定支撑业务系统运行,造成业务损失,如若是在金融、电信等对系统 高度依赖的领域,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二、过早大面积的部署不成熟产品,当产品迭代 更新版本时又受制于投资限制无法及时更换,会造成投资浪费。

从厂商产能准备情况看。当前国产厂商的产品性能、产能准备乃至于之后销售、售后、运 维等环节的准备并不充分,需求大量增长至少会带来两大隐患:一是产能、人员、资金等 准备不足,造成需求无法满足或“增收不增利”的结果。比如对于 CPU 厂商而言,如若巨 量的需求突然而至,库存、流片所需资金、流片厂商的产能等可能都会无法满足,缺货、短货可能会成为常态;对于操作系统厂商和系统集成厂商,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员去进行应 用软件的适配测试和项目实施,从而导致厂商人员成本大幅增加,最后可能造成“增收不 增利”的结果。未来当业务需求趋于平稳,高昂的人员成本可能会拖垮企业。二是当前国 产基础软硬件产品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较多问题,如若短期内大量部署,未来厂商将面临 大量的售后和运维工作量,将成为厂商“不可承受之重”。

国产化的终极形态为包含软硬多个层次的生态系统

从 IT 架构的组成看,底层芯片提供了 重要的算力支持,固件则为重要的使用载体,操作系统提供了调度硬件资源,支撑上层应 用的作用,应用软件则是数据生成、沉淀的重要环节。对于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需求贯穿了各个环节。我们认为,国产化的终极形态将包含 CPU、桌面电脑、服务器等整机硬件 产品和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产品,办公 office、OA、安全软件等应用产 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国产软件集成。

四、核心参与者:关注 SaaS 及国产化厂商

国内 SaaS 厂商:遍布多个领域

我们将国内 SaaS 厂商产品分为营销、企业信息化、行业 应用、人力、办公、通讯、安全、商业智能类,诞生了太美医疗、北森云、纷享销客等细 分领域 SaaS 龙头。从融资轮次看,部分头部厂商已经历了五轮以上的融资,特别是营销 SaaS、人力 SaaS、企业信息化及行业应用领域有众多国产 SaaS 厂商。

国产化厂商梳理:包括软硬件多个层次

我国国产化厂商包括芯片、服务器、云、操作系统、数 据库、中间件厂商等,从融资轮次统计情况看,当前芯片及数据库领域融资轮次较多,如 数据库领域的星环科技、南大通用、巨杉数据库、Pingcap 以及芯片领域的寒武纪、燧原科 技、海光、龙芯融资轮次均在 5 次以上。

五、风险提示

1) 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渗透不 及预期,智能化应用难以落地,可能导致云计算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2) 自主可控推进不及预期。若自主可控推进不及预期,国产软硬件生态建设进度慢于预期, 国产厂商自主创新推进较慢,可能导致国产化厂商发展不及预期。

3) 宏观经济下行。若宏观经济下行,或导致 IT 投入整体减少,计算机行业整体发展可能 受到影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相关内容

用友ufsystem 库(用友lfs)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