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去图书馆,不代表他们不爱读书。图/unsplash
“我家里的书房就是最适合我的图书馆,我的电脑、手机也是一个图书馆,我还去什么图书馆?”
大学毕业之后,大家有多久没去图书馆了?
上一次为了在图书馆蹭网而办的借书证,丢在哪个角落了?
需要某一本书,你是想着去图书馆找,还是上网打个书名找pdf呢?
印象中,图书馆还是学生读书、老人看报还有家庭阅读的场所。如果不是需要考个什么证,想要找个让自己效率高一点的地方,谁还会去图书馆呀!
但实际上,城市图书馆的数量远比我们需要的多。
以深圳为例,到2018年年底,深圳市共有图书馆(分馆)650家,以2200万的常住人口来计算,深圳平均每3.38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在建设“图书馆之城”的路径上,深圳和广州都参考了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模式。图/wikipedia
近五年来,广州和深圳都争着要做“图书馆之城”,前者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每八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后者也开始了筹建第二图书馆。
面对飞速建起的图书馆,去过的人却少之又少。广州市越秀区有118万人居住,但在去年开放的四阅图书馆,每天只有约578人前往。
至于不去图书馆的原因,据中山大学课题组调查,没有时间读书、图书馆离家太远是最普遍的理由。
除此之外,45.14%的人觉得找书、借还书太麻烦,44.4%的人觉得不去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阅读需求。
在地图上搜索图书馆,一下子就弹出附近的十几个定位点。但即使有图书馆就在你的步行距离内,网友们还是像猫面对铲屎官一样冷漠。
新图书馆盖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还是提不起要去的欲望?
深圳高温来袭,读者在图书馆撑伞遮阳。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体验,实在太差了
用户体验不佳,是我们对图书馆避而远之的关键原因。
图书质量不敢恭维,查书找书的麻烦也可能把人劝退。不仅如此,有些特藏资料还不开放给公众阅览。
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数量都很震撼,但是藏书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也不能全怪图书馆,看看国内目前的出版市场吧,畅销书榜上,长期占据高位的都是教你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鸡汤”学、成功学宝典,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小说。
优质的图书馆,理应搭配优质的书籍。图/pixabay
选书是一个很专业的活,而很多图书馆的馆员往往由中老年人充当,缺乏必备的人文学科训练,更别提更专业一点的图书馆学了。于是,国内图书馆的选书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有知乎用户提到,县级图书馆选书是按照畅销书榜来弄的,所以名字像“夜宫天”“君临天下”和“王牌宠妃”这样的网络小说排满书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想找本社科类、经济类的专业图书,看见这样的书架,大概也就知难而退了吧。
目前部分城市的图书馆已开放了读者荐书:在书店里选到喜欢的书,办手续选为馆藏,就可以让图书馆来买单。盐城市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上海金山区图书馆等都举办过类似的读者选书活动。
但这些征集活动多是一次性采购,并不作为图书日常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而且仅仅限于一二线城市,小城市的图书馆还是非常缺乏人力物力去做这样的人文服务。
2018年8月14日,广东省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也很堪忧。在三四线城市里,图书馆里的书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读者借阅。
按2017年统计数据,江苏昆山有86万人,但在大众点评上只能搜到20个公共图书馆,其中的不少分馆,如九方城自助分馆只有6000余册图书。
而在对岸的日本,即使是町村社区图书馆,如长野县小布施町的町立图书馆,藏书量也达到了8万册。
撇开书本身的问题,找书的麻烦也把人拒之门外。查书网页形同虚设,有时候,即使你在网上查到了书,在书架也未必能找得到。
因为按索书号到指定的书架,才会发现书架上乱得像案发现场,书横着竖着乱放,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只能看借书人的运气。
等真正想在图书馆找一本书时,才发现入馆教育根本没用。图/pixabay
这些都不是最奇葩的,起码读者还能进去找书,图书馆里有些分区你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比如特藏部和古籍部。
普通读者想要进去看书的话,读者卡、学历职称证明、推荐信三道护身符缺一不可。等你拿到相关证明,破除万难进去了,想把书借回家慢慢研究,那是绝无可能的事。
既然不允许外借,那拍照、复印总可以了吧?抱歉,没那么容易,就算给你复印,也要掏空你的钱包。
最近,微博认证为“人文艺术博主”的@弗虑弗为,就在吐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复印费高达8元一页,手抄本62元一页。
更夸张的是,学者林庆彰在编写《民国时期经学丛书》时,想去国图影印林履信著作,影印一本竟然要收人民币45000元。照这么算,影印10本的话,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没了。
中国国家图书馆外观。图/wikipedia
学者们借阅古籍都如此艰难,叫那些穷苦的文科生怎么做研究呢?古籍属于公版图书,如果怕损坏古籍,为何不出影印本?
图书馆内部研究员可以自由借阅,而外边的学者以及一般公众却轻易不能窥探,这难道不是一种学术垄断吗?
读书的人,未必都去图书馆
所以,就算最爱读书的文化人,也不一定喜欢去图书馆。加上如今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要读书,完全不需要到图书馆。
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人均每年纸书阅读量只有约5本。有4.3亿人转投电子阅读的怀抱,2018年电子书人均阅读量达到了12本。
一年读5本纸质书,一天阅读大概20分钟,这样算下来,一本书看完怎么也需要两三个月了。
如果是从图书馆借书的话,岂不是要续借几次?对于日常需要应付繁忙工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网上办理续借的麻烦,一次性购买就可以解决。
一次性买下来,最方便就上各大电商书城,下单就等书送到家门。去年,某电商平台合计售卖图书超过了10亿册,人均一年买7本书。算起来,很多人买的书都没有看完,更加不需要去图书馆了。
同样,如今在实体书店里买一本书也并不贵。以广州联合书店为例,中文文学、翻译作品价格都在40到60元之间,原版的英文书、日文书百元就有交易。
广州联合书店。图/微博@联合书店
相比之下,外国买书成本要贵得多。同一本计算机领域的书籍,在亚马逊网上,中文版是60块钱,英文原版却要330块钱。除非是专业学术书籍,定价是畅销书的20倍,才山长水远地坐车去图书馆借阅。
电子书更加便宜。虽然还没有成为主流阅读习惯,几百上千元的Kindle阅读器更多是美学、生活质量的追求,但各种线上阅读平台上的付费小说、漫画,人人都买得起。
以广州的90后媒体人老张为例,他表示,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了,自己走进图书馆的次数不超过5次,“因为没必要,去了要么是借绝版书、高价书,要么是情怀发作,去装个X”。
老张说,他就是豆瓣上那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家里堆了数千本书,每周都会购置新书,满100减50,买得不亦乐乎,跟女生逛街扫货似的。此外,手机阅读App、Kindle、专门阅读pdf的平板,老张也应有尽有。
“我家里的书房就是最适合我的图书馆,我的电脑、手机、Kindle也是一个图书馆,我还去什么图书馆?”
街道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出现,也让很多人不再需要城市图书馆。图/图虫创意
去图书馆的人,未必在读书
读书人不再光顾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大多也不在读书。
每天开馆前半小时,准备占座的考研大军就已在门口等候,他们的背包看起来像是要搬家:电脑、复习资料、笔记、习题,还有几乎人手一本的《肖秀荣考研政治》。
除了这些图书馆的常驻人口,还有一批流动人口。他们被新图书馆的宣传吸引,就为了到里面吸收一下文化气息,到此一游。
网红图书墙刷屏、高颜值打卡圣地、科技感与时尚共存,这些与读书并不相关的宣传语句,吸引了大量慕名前来看看热闹的游客。
比如去年开放的天津滨海图书馆,因“滨海之眼”的设计迅速在网上走红。中庭大厅里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型白色书墙,令图书馆一开业就成为了晒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白色书架成为直播从业者、自拍爱好者的文艺背景墙,原本设计成读书座位的阶梯挤满了拍照的人,想看书的读者只能退到阅览室里。
天津滨海图书馆,曾被誉为“中国最美图书馆”。
文化景点想要吸引更多市民进入,这一点无可非议,但过分的是,图书馆忘本地没有把读者体验放在一位。
有网友评价称,这个供观赏的书山大厅,书架上大部分“书”都是假书摆设,根本不知道120万藏书量都在哪里,读者座位也仅有1200个。甚至有读者发现,检索系统找书没有具体位置显示,很多书籍也没有分类。
有钱堆砌出这样的恢弘建筑,难道没有钱分类整理一下书籍吗?
广州图书馆。图/wikipedia
注册读者占了广州常住人口一成以上的广州图书馆,建筑外观像一本立起来的书,玻璃幕墙映着进进出出的人影。
内部是商场式的开放设计,来这里自习的、吃饭的、拍照的、蹭空调歇脚的,齐聚一堂,儿童区传来的喧闹声可以传到五六楼。看起来,更像一个城市客厅。
对比起来,欧美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外表都很低调,建筑一般风格古朴典雅,给人文化沉淀的庄严感。馆内屋顶的玻璃窗户,墙边高大的木质书架,配上昏黄温暖的灯光,使得前来拜访的人们,也会进入看书沉思的气氛中。
许多欧美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和报纸杂志的借阅,还可以借阅DVD、上免费阅读课程。图/unsplash
在馆内拍照、奔跑、大声说话都是会被馆员提醒的。这样营造出适合阅读思考的环境,既让来参观的游客不破坏气氛,又能留住读者。
新建一座图书馆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预计明年广州又有9座图书馆要开门迎客。
但是这些图书馆的人流量和借阅量,走势是否也是过山车开局?尝鲜完毕后的市民,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去这些新建的图书馆呢?
(来源:新周刊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