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7月份,在央行全面降准和行业政策调整引发资本市场巨震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表现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缺口继续收窄,国际收支口径的跨境资本偏流出压力较上月加大。
7月份,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震荡走势,月末时点汇率基本与上月持平;境内外汇差和汇率预期均偏贬值方向。7月9日宣布降准次日和7月15日正式降准当日,人民币汇率不跌反涨。7月27日,受“双减”政策引发的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快速走低,贬值预期明显增强,但此后几个交易日便迅速恢复正常。
7月份,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均值环比下降。从已经披露中报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景下,汇率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较2020年明显减轻。境内外汇市场继续呈现“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特征。
7月份,境内外汇供求缺口继续收窄,主要原因是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降幅明显。当月,海关口径的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顺差环比减少,但货物进出口顺差环比增加,二者负缺口进一步扩大。受此影响,国际收支口径的跨境资本偏流出压力较上月加大。
7月份,银行代客结汇中的远期结汇履约占比环比回落,代客售汇中的远期购汇履约占比环比上升,显示企业对于当月人民币汇率下跌风险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对冲;远期结售汇对冲比率环比回落,显示企业汇率风险对冲总体趋于减弱,但远期购汇对冲比率降幅较小,表明市场近期主要转向防范未来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
6、7月份正值企业对外支付股息红利高峰。今年7月份,银行代客售汇中的收益和经常转移额环比有所减少。一方面,这符合历史数据的季节性变动规律;另一方面,企业更多利用自有外汇或人民币对外支付股息红利也可能对此造成影响。
7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企业更多利用自有外汇进行对外支付。当月,银行代客涉外支出中,自有外汇占比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银行代客涉外外币收入减少、支付增加,外币收付差额自2020年4月份以来首次转负。
7月份,港股通项下(南下)累计月度净卖出成交额创开通以来新高,导致股票通项下净流入规模明显增加;债券通项下,境外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但增幅较上月减少64%,主要是因为境外机构大量减持同业存单,不过外资配置国债的热情依然很高。
正文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7月份外汇收支数据。现结合最新数据对7月份境内外汇市场运行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人民币汇率总体表现平稳,境内外汇差和汇率预期均偏贬值方向
7月份,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窄幅震荡走势,月末中间价收于6.4602,基本与上月末持平(6.4601);收盘价收于6.4560,较上月末微涨0.08%(见图表1)。
当月有三个时间点值得关注:12日、15日以及27日。前两个时间点分别是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7月9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和降准起始日,人民币汇率走势较为平稳,当日收盘价环比分别上涨了120个基点、116个基点。这表明,因为本次疫情应对,中国货币政策领先美联储半个周期,央行全面降准只是收敛了中美货币政策差异,却未改变中美利差较大的根本态势(7月份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均值为164bp),故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影响有限(见图表2)。
因国内“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监管政策调整,中概股自7月23日起连续多日遭受重挫。7月27日,受美国将限制基金投资A股和港股的传闻影响,国内股市、债市和汇市突然跳水。当日,上证综指下跌2.5%,创2020年7月25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0bp至2.9%;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跌破6.50,盘中最低探至6.5118,创今年6月份人民币汇率回调以来的最低位。然而,7月28日至30日,人民币快速反弹,收盘价从6.50下方升至6.45附近,累计升值0.7%、共480个基点,仅7月29日便上涨407个基点(见图表1)。这显示,中概股事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只是短暂冲击。
7月份,境外人民币汇率(CNH)相对境内人民币汇率(CNY)依然偏贬值方向。当月,境内外汇差均值为+13个基点,其中7月27日境内外汇差达到最大(+169个基点),本轮CNH跌至最低(6.5281),显示离岸人民币汇率受中概股事件利空影响更大。但随后几个交易日,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均转为升值,汇差明显缩小(见图表3)。
7月份,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偏贬值方向,22个交易日中有19个交易日的汇率预期为负。全月贬值预期均值为0.22%,其中7月27日贬值预期最强,为0.73%。7月28日,银行间市场即期询价成交量由27日的378亿美元骤升至451亿美元。不过,截至7月底,无论是贬值预期还是市场交易量,均出现明显回落。全月,日均外汇成交量384亿美元,环比下降3.1%(见图表4)。
人民币汇率均值环比下降,汇率稳定器作用正常发挥
7月份,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均值较上月贬值了0.8%,连续两个月回落;滞后3个月环比的收盘价均值上涨0.7%,较上月涨幅收窄0.6个百分点;滞后5个月环比的收盘价均值下跌0.2%,上月上涨0.7%(见图表5)。这表明,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尤其是收汇账期较长的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有所缓解。
每年7、8月份为上市公司披露中报时间。从已披露中报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背景下,汇率对企业造成的财务压力较上年明显减轻。截至8月20日,A股共有12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中报业绩,今年上半年有678家上市公司蒙受汇兑损失,汇兑损失超过本公司净利润绝对值(部分上市公司净利润为负)一半的企业有1%,小于2020年全年4%的水平;汇兑损失不足净利润绝对值一成的企业有94%,远高于2020年全年80%的水平(见图表6)。
市场结汇动机增强、购汇意愿减弱。7月份,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均值环比下跌0.8%。当月,3个月移动平均的收汇结汇率为69.2%,环比提高2.7个百分点;付汇购汇率为64.7%,环比微降0.4个百分点(见图表7)。这显示,境内外汇市场继续呈现“低(升值)买高(贬值)卖”的特征。
境内外汇供求缺口继续收窄,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明显下降,国际收支口径跨境资本偏流出压力加大
7月份,反映境内主要外汇供求关系的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81亿美元,环比减少173亿美元。其中,银行即期结售汇顺差98亿美元,环比减少122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34亿美元,环比收窄117亿美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131亿美元,环比减少240亿美元);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未到期额环比减少27亿美元,银行代客未到期期权Delta敞口净结汇余额环比增加11亿美元,两项合计,外汇衍生品交易减少外汇供给16亿美元(上月增加35亿美元)(见图表8)。
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减少,是银行结售汇总顺差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154亿美元,环比减少290亿美元,贡献了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减少额的121%。当月,海关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顺差148亿美元,环比减少159亿美元。而海关总署公布的7月份货物贸易顺差566亿美元,环比增加50亿美元,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差额与进出口差额的负缺口再次扩大(见图表9)。
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差额与进出口差额的偏离受外贸企业收付款速度影响。7月份,以货物贸易涉外收入(海关口径)/货物贸易出口衡量的出口收汇率为89.3%,环比回落7.1个百分点;以货物贸易涉外支出(海关口径)/货物贸易进口衡量的进口付汇率为105.1%,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见图表10)。当月出口额变动较小,因此出口收汇率回落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涉外收入环比降幅明显。
7月份,以货物贸易结汇/涉外收入衡量的出口收入结汇率为58.9%,环比回落2.9个百分点;以货物贸易售汇/涉外支出衡量的进口付款售汇率为56.0%,环比上升4.5个百分点。如果看单月外贸企业结售汇意愿,可能存在季节性因素扰动。当月,3个月移动平均的出口收入结汇率为59.9%,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3个月移动平均的进口付款购汇率为53.2%,环比微升0.5个百分点(见图表11)。这与前述市场总体结售汇意愿变化基本一致(见图表7)。
7月份,银行代客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顺差115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外汇净流出38亿美元(为2020年4月以来首次),二者缺口为+153亿美元。当月,海关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涉外收付款顺差与进出口顺差的缺口为-418亿美元,因此经调整后的缺口为-266亿美元,上月缺口为-70亿美元,显示7月份国际收支口径的跨境资本偏流出压力较上月加大(见图表12)。
部分汇率风险对冲指标环比虽有回落,但近期企业远期购汇的对冲力度加大
7月份,银行代客结汇中的远期结汇履约占比为17.7%,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远期代客售汇中的远期购汇履约占比为16.4%,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二者分别上升了4.4、9.3个百分点(见图表13)。远期购汇履约占比环比上升,显示企业对于7月份人民币汇率下跌风险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对冲。
7月份,银行远期结汇签约额374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海关统计的出口额的13.2%;远期售汇签约额353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海关统计的进口额的15.6%;远期结售汇签约额合计727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海关统计的进出口额的14.3%。虽然三项占比较上月分别回落5.2、0.9和3.3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4.7、9.0和6.6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高位(见图表14)。从实体经济角度看,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幅收窄,远期结售汇对冲比率环比回落,显示企业汇率风险对冲总体趋于减弱,但是远期购汇对冲比率降幅小于远期结汇,表明市场近期主要转向防范未来人民币汇率贬值风险。
股息红利支付季如期而至,但对7月份结售汇顺差减少为负贡献
6、7月份正值银行和企业对外支付股息红利高峰,如果涉及购汇,则分别计入银行自身售汇项目和银行代客售汇中的收益和经常转移项目。从2017年至2020年各月平均数据来看,7月份银行自身售汇额与代客售汇中的收益和经常转移额合计值处于年内较高水平。今年7月份,银行自身售汇额和代客售汇中的收益和经常转移额合计236亿美元,与往年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但环比减少129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与收益和经常转移的结售汇逆差之和为-97亿美元,略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环比收窄140亿美元,对银行即期结售汇(包括银行自身和代客)顺差减少贡献了-115%(见图表15)。
由于银行代客售汇和代客涉外支出中均有收益和经常转移的细项数据,据此我们可以计算收益和经常转移涉外支出中的购汇占比。今年7月份,银行代客售汇中的收益和经常转移额为108亿美元,环比减少29亿美元。由于2017年至2020年期间的历史数据显示,6月份往往是收益和经常转移项下的购汇高峰,因此今年7月份购汇额环比减少符合季节性规律。此外,购汇额环比减少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月企业使用资金类型变化的影响。7月份,收益和经常转移涉外支出中的购汇占比为36.9%,环比下降8.5个百分点,显示企业更多利用自有外汇或人民币对外支付股息红利(见图表16)。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下降,更多反映企业用自有外汇对外支付
7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9960亿美元,较6月份的历史最高值减少230亿美元(见图表18)。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更多利用自有外汇进行对外支付。7月份,银行代客涉外支出中的自有外汇支付占比为22%,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见图表17)。同期,银行代客涉外外币收入2970亿美元,环比减少261亿美元;涉外外币支出3008亿美元,环比增加43亿美元;涉外外币收付差额为-38亿美元,上月为+266亿美元(见图表18)。这进一步印证了前述判断。
股票通项下净流入规模增加,债券通项下净流入规模减少
从股票市场来看,7月份,陆股通项下(北上)累计净买入成交额108亿元,环比减少46亿元;受互联网、教育行业监管政策以及美联储缩减购债预期影响,港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恒生指数下跌9.9%,港股通项下(南下)累计净卖出成交额530亿元,21个交易日只有5个交易日为净买入,月度净卖出成交额创下开通以来最高,上月累计净买入42亿元;二者合计,股票通项下累计净流入637亿元(合计98亿美元),上月为净流入112亿元(合计17亿美元)(见图表19)。这本应该利多离岸人民币汇率,但实际上7月份CNH相对CNY依然总体偏弱,或表明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预期正在悄然转变,这与1年期NDF隐含的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保持了一致(见图表4)。
从债券市场来看,7月份,上清所统计的境外持有人民币债券量环比减少520亿元,这是今年以来第4次净减持(见图表20)。其中,同业存单净减持475亿元,净减持规模创历史最高,是主要减持品种,可能反映同业存单收益率回落,境外机构配置意愿降低(见图表21)。当月,中央结算公司统计的境外持有人民币债券量环比增加754亿元,净增持规模为近5个月以来最大,增长态势已经持续32个月(见图表20)。其中,记账式国债净增持500亿元,是主要增持品种,显示境外投资者配置国债的热情依然很高(见图表21)。7月份,债券通项下,境外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环比增加234亿元,增幅较上月减少64%,较今年上半年月均增幅减少71%(见图表20)。
本文源自凭澜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