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八年做到行业第一!蒙牛与外资PE们好聚好散。
中国全产业链的鼻祖是谁?蒙牛。当年蒙牛的全产业链轻资产运营模式,直到现在仍然被人津津乐道。被伊利挤走的“倔牛”牛根生,创办蒙牛后仅用8年就实现反超成为龙头,企业被收编国企后功成身退,可谓一代传奇。
回顾蒙牛发展历程,如果不是凭借外资PE们的这股东风,恐难做大;而注资蒙牛的三家PE也是绝活用尽,在疯狂挤压风险杠杆的情况下实现5倍盈收凯旋而归。好聚好散,方为始终。
为什么选择外资PE?
因为“没得选”
1999~2001年,是市场红利阶段,蒙牛总资产和年销售额飞速增加,为了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急需资金扩张却遭遇融资瓶颈。而对于当时的条件而言,融资渠道无非民间借贷、A股上市、香港上市和银行信贷发行债券这几种。
民间融资:2002年起,蒙牛战略由“蒙古牛”转变为“中国牛”,股改后先前只靠“关系”进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蒙牛高速扩张的需要。
A股上市:A股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很高,对于蒙牛这种没有背景的民营企业而言,至少需要几年时间,等不起。
香港上市:蒙牛的历史短、规模小,不符合上香港主板的条件;香港二版流通性也不好,机构投资者不感兴趣,会导致企业再融资困难。
银行信贷发行债券:蒙牛作为一家新进入市场不久的企业,在企业的规模、声誉劣势和资本信贷市场的不完全以及在转型经济中“民营企业受到的体制歧视”的环境下,难以获得政府、国有商业银行等机构的金融支持,发行债券更是可望不可及。
恰逢此时,蒙牛让私募看到机会,而私募也让蒙牛看到希望。
首先,私募能够满足蒙牛快速成长的资金需求;其次,私募投资者以其专业能力帮助蒙牛重组企业法律结构和财务结构,并帮助蒙牛在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方面实现规范化,为蒙牛上市做准备。最后,此时国内私募还不完善,拥有国际先进经验的老牌PE们还能帮助蒙牛提高声誉,一举三得!
蒙牛与外资PE们一拍即合,在多次会议后确立发展方针,经历几次融资后成功在香港上市,正式开启逆袭之旅。
三家PE手法老道 蒙牛并不占便宜
对于蒙牛而言,三家PE的融资并没有让自己占到便宜。
第一次注资后,蒙牛管理团队所持有的股票在第一年只享有战略投资人所持股票1/10的收益权,而三家投资机构享有蒙牛90.6%的收益权,只有完成约定的“表现目标”这些股票才能与投资人的股票实现同股同权。
二次增资中,三位“天使”的要求却是更加贪婪了。三家投资机构提出了发行可换股债券,其认购的可换股债券除了具有期满前可赎回,可转为普通股的可转债属性,它还可以和普通股一样享受股息。可换股文件锁定了三家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保证了一旦蒙牛业绩出现下滑时的投资风险。
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还取得了所谓的认股权: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购买开曼群岛(蒙牛上市的主体)股票。此般设计正说明了三家老牌投资者把玩风险的高超技艺。
外资PE们究竟赚了多少钱?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联交所实现上市,发售价定在最高端(3.925港元),发行新股2.5亿股,作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内地乳制品企业,蒙牛共募集国际资本13.7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4.56亿元。
第一次套现。上市首日,PE机构即实现了退出收益,因为在蒙牛乳业IPO发行的3.5亿股股份中,2.5亿股为新股,另外1亿股则来自三家境外资金的减持。经此操作,境外资金已经收回的资金达到大约3.9亿港元。
第二次套现。在蒙牛乳业上市六个月之后的2004年12月16日,PE机构行使当时仅有的30%的换股权,获得1亿多股,同时,三公司以每股6.06港元的价格,减持1.68亿股份,套现10.2亿港元。
第三次套现。2005年6月13日,PE在剩余的70%可转债换股权刚刚到期三天,就迫不及待地转换成股份,并减持完成了第三次套现。此番,三家以每股4.95港元的价格,抛售了1.94亿股,套现又近10亿元。
三次主要的退出后,PE机构还持有蒙牛股份大约131万股,持股比例下降至不到总股本的0.1%。这是出于一项对三家机构在蒙牛乳业上市12个月至18个月之间的禁售协议限制,三家机构在未来半年还必须保留这些股份不能出售。
从2002年的初始正式投资,到2005年的主要退出,三家PE机构在对蒙牛的投资中最终收益为20多亿港元,相比总投资的资金(约合4.78亿港元),回报率达到了500%。还有一个重要的隐含的收益:PE机构获取了蒙牛股份的认购权。2004 年,三家国际投资机构取得了在十年内一次或分多批按每股净资产(摊薄前为1.24 港元/股)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权利,这一权利显然也要算为PE机构们的投资收益。
结语
2021年底牛根生宣布卸任退出蒙牛,虽然历经风波退出实属无奈,蒙牛能被收编国企也算全身而退了。如果现在让蒙牛重新来过,不知牛总是否还会选择外资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