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延期年报、推进债务重组、处理清盘呈请......融创中国正加速推进股票复牌。
3月31日深夜,融创披露2022年中期及全年业绩。继2021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后,2022年度融创也未走出亏损境地,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76.7亿元,核心净亏损约为138.6亿元。
业绩亏损业内早有预判,融创在这份财报中披露的新信息是,公司正积极满足复牌指引的要求,在联交所批准的前提下,预期股份将于2022年4月恢复交易。在投资者论坛中,有股民直呼“能复牌就有希望”,也有人在担忧复牌后的股价走势。
对上市公司来说,股票复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正在推进债务重组的融创来说,复牌更是意义重大,它关系着境外债重组方案能否顺利推进,是融创押注“重生”的必经之路。
连续两年亏损
按港交所此前要求,如果融创要实现股票复牌,需要刊发所有延期业绩,并向市场公布所有重大信息。同时,还要撤销或驳回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并解除清盘人的委任。
目前延期业绩已发,在今日公告中,融创就“清盘呈请”事宜称:自收到呈请以来,公司一直寻求法律措施以坚决反对呈请,预期呈请不会对集团的重组计划或时间表造成实质性影响。
回看这份迟来的年报,“业绩亏损”、“负债下降”是其中两个关键词。
公告表示,2021年四季度开始,行业环境持续发生变化,集团虽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现金流的稳定,但2022年3月份以来销售断崖式下滑,同时资产处置、专项融资等多种资金方案亦没能落地,使得集团出现了流动性困难,最近一年来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融创去年的销售数据确实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1年融创全年合同销售额5973.6亿元,到2022年则为1693.3亿元;2021年实现收入1983.9亿元,2022年收入967.5亿元,同比减少约51.2%。
收入大幅下滑,主要受物业销售收入影响,期内融创该项业务收入828.4亿元,而2021年该数据为1788.8亿元;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也从2021年的57.2亿元,降到了2022年的47.7亿元;其他业务收入从81.5亿元降到28.8亿元,不过物业管理收入从56.4亿元升到了62.6亿元。
随整体销售规模变化,融创的销售开支、行政开支等各项费用也有所降低。比如,截至2022年末,融创共有44,959名雇员,而2021年末则有72,147名雇员,行政开支也从84亿降到约70亿。
不过期内,融创的财务成本明显上升,由2021年的21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127.8亿元。原因一是,受行业下行及疫情影响,融创工程进度减缓、物业项目交付面积减少,导致资本化利息占总利息成本比例下降,费用化利息则由2021年的21亿增加至59.4亿。另一方面,融创的汇兑损益由2021年的净收益约16.8亿,变为2022年的净亏损约68.5亿元。
此外,融创在2022年计提了存货减值,受此影响毛利、核心净利润为-8.2亿元、-138.6亿元。而在2021年,融创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82.6亿元,核心净利润为-253亿元。
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销售遇阻等影响,2022年房企业绩大面积亏损。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50家港股上市房企、超40家A股上市房企出现业绩亏损,而存货减值计提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从财务角度来讲,融创因物业计提减值造成的利润亏损属于‘浮亏’,预计不会对现金流和企业经营带来影响。”一位机构分析师表示。与一时的账面盈亏相比,现阶段更应关注房企的资产质量,好的资产质量在市场好转时存货减值也能回调回来。
存货减值计提后,截至2022年末,融创净资产约864亿,预计境外债重组通过后,融创还将成功削债200亿左右。业内人士称,资产价值是决定当下房企命运的关键,在市场下行时能帮助获得AMC、金融机构等融资支持、也是债务谈判的基础,而在行业复苏时也能快速转化现金流。
债务重组仍是关键
除去业绩亏损问题,融创去年在债务方面有所变动。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创负债总额同比下降约481亿元。其中,公司有息负债约为2984亿元,相比2021年减少约233亿元;公司连同其合营及联营公司的有息负债约为人民币4043亿元,相比2021年减少约642亿元。
虽然债务总额有所下降,但其已逾期借款规模、在手现金情况并不乐观。截至2022年末,融创的流动和非流动借贷分别为2534.8亿和449.4亿元,而其现金余额(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约为375.4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317亿元,其中非受限制现金有116亿元。
此外,截至本报告期,融创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约为1005.2亿元,并导致借贷本金约835.5亿元可能被要求提前还款。融创还因多种原因涉及不同诉讼及仲裁案件。
面对这种境地,融创也在寻求新增融资或额外资金流入,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管理公司或金融机构新增融资、保交楼专项借款及配套借款、合作方业务合作、资产处置等。
在正常新增融资和销售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保交楼资金的获取对融创复工复产和项目交付具有重大作用,也是对后续经营恢复的重要支持。2022年,融创在84个城市完成超18万户房屋交付,同时申请保交楼专项借款等,目前第一批保交楼资金已落地约110亿元,第二批次也已经有几十个项目获批。
后续,融创能否持续经营则取决于:是否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是否与其余贷款人就展期磋商或延期。
日前,融创已就境外债重组方案与债权人小组订立重组支持协议,按照行业惯例,方案预计会拿到75%以上的赞成票,并在年内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2022年末,融创160亿元境内债重组也已顺利通过。根据财报,融创还与境内其他贷款人达成本金合计181.7亿元贷款展期。
不过,因贷款人分散且市场状况不断变化,融创仍需时间与各名贷款人逐一确定展期方案。如果无法完成建议境外债务重组计划,且无法持续经营,该集团资产的账面值将减至可收回金额,计提可能产生的任何进一步负债,并将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分别重分类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而言,融创解决债务问题有着清晰、系统、长期的安排。首先,通过债务整体重组,从集团层面削债,降低短债比重。其次,项目层面的负债也在稳步解决,不论是与银行及信托谈展期,还是与AMC机构合作盘活优质资产,都取得较快进展。
“境内外公开市场重组的成功、2022年年报的发布和股票的复牌,将是公司恢复的重要里程碑。”融创中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表示,短期内公司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销售恢复、问题解决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上述安排及行业恢复的大环境下,有信心让公司逐步恢复正常。
截至2022年末,融创权益土地储备约1.3亿平方米,权益土地货值约1.41万亿。这些土储将为融创后续经营提供支撑,为偿还展期债务提供相应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