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产生后,货币形式先后经历了4个演变过程:分别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现在的电子货币或数字货币的发展。货币形式的充当物也从最初的贝壳到铜、银、金转换,再由铜、银、金转换为纸币,再由纸币到电子形式这一演变过程。
1.实物货币
由于贝壳具有坚固耐用且携带方便的特点,加上当时在夏朝和商朝贝壳比较稀有,价值较高,所以贝壳成为了我国最早使用的理想货币。虽然贝壳货币的出现缓解了物以物的交换,但只限于价值较小的物品,如果遇到大额的商品交易就需要大量的货币,这个时候贝壳就不便携带。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交换对于货币的需求,金属货币开始代替了实物货币,进入新的媒介交换时代。
2.金属货币
在战国中期,圆形方孔的铜铸币就在秦国广泛流通,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开始将这一形状的圆形方孔铜铸币统一在全国使用,直到清朝末期开始才开始铸造银铸币。金、银、铜充当媒介交换物有很多优点一方面它容易分割,分割之后还可以通过冶炼还原,可以重复再利用,另一方面,它的价值较高可以用少量的数量换取比较大价值的物品且容易携带,不容易腐蚀质变。虽然金属货币解决了实物货币不能满足大额商品交易的缺点,但是也没能逃过和实物货币一样的弊端:金、银、铜的资源是有限的,无法伴随着商品生产力和物品交换力的增长而增长,难以满足需求的金属货币形式开始向信用货币开始转换。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分纸质货币和存款货币这2种形式,它弥补了金属货币无法随着商品数量的增长而增长的弊端,成为了现在的主要货币形式。
A.纸质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在北宋时期交子作为纸币就开始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名义上承诺可以兑换金属货币,后因滥发纸币,导致纸币贬值,交子逐渐退出了市场。纸币类型还包括银行发行的银行卷,银行卷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凭证,最初是一般的商业银行自己发行,承诺可以随时兑现成金属货币,后政府加强管理后集中于中央银行发行。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后,已经很少国家对银行卷兑换金属货币,很多国家都已经停止了金币的流通,而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经济大危机是压死最后一根稻草,世界主要国家的银行卷成为不可兑现的货币。到20世界70年代,金属货币完全退出流通市场。
B.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就是我们存在银行账户里面的金额可以通过签发支票或者转账的方式进行活期存款交易,拥有与银行卷一样的购买功能,这个过程就叫做“存款货币”。每当我们需要转账给另外一方,银行就会通过相关手续将一方在银行存的款转到另一方账户上。银行转账结算快速、方便、无论金额大小都适合,也正因此,以转账的方式交易深受市场喜爱。
4.现代货币形式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现存的货币形式必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出现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
A.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即依托金融电子化网络,实现交易媒介、支付手段以及财富贮藏的一种计算机技术或者通信技术手段。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银行卡,有了各类银行卡就可以将钱存在银行卡内,使用银行卡里面的活期余额进行消费交易等。现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支付等电子货币替代纸质货币的作用非常明显,对生活中的消费交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B.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一种电子货币形式的虚拟货币。一类是不依托任何实物,依靠密码技术和校验技术来创建、分发和维持的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莱特币等。它只是一种特定虚拟的商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且很多银行并不承认。另一类数字货币则是各国中央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
以上货币形式的演变历程都是从币材的角度进行描述的,可以看出货币因为商品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也正是因为商品交换的发展才产生货币的需求,才使形式不断演变,最终使货币形式走向更深的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