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思进
你好,欢迎来到思进的投资课堂。几千年来,骗子犹如走马灯,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架势。而绝大多数骗子的骗术都很低劣,但总是有人上当受骗。
因为贪婪和盲从这两种人类本性,时常占据着上风无法控制。普通百姓如此,所谓的精英天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庞氏骗局,通常随经济泡沫而兴起,在泡沫破灭时被穿帮!
很多人以为庞氏骗局的始作俑者是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其实早在金融业诞生之初,这种骗局就存在了,庞兹只不过是将其发扬光大而已。为了纪念他的“伟大”,该骗局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庞兹最开始通过 “国际回邮券”(International Reply Coupon,简称IRC)的差价赚钱。IRC可以在一个国家购买,在另一个国家使用。如果两国的邮费不等,那其中就存在套利空间。一战过后,许多欧洲国家陷入恶性通胀,货币大幅贬值。像意大利这些国家,如果把邮费折算成美元计价,要比美国国内便宜得多。
庞兹估算了一下,从意大利购买IRC寄回美国,然后在美国换成等值的邮票再卖出,除去各项成本后,套利利润竟高达400%!所谓“套利”,就是我们常说的“投机倒把”:低买高卖,利用价差获利。这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然而这桩生意远非想象般容易。IRC的流动性非常差,庞兹很难找到买家变现。很快,他的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他告诉波士顿借钱给他的那些亲朋:“请你们再宽限一些时间。90天之内,我定会让你们的投资回报翻番!IRC邮票套利是包赚不赔的生意。”
庞兹的确挺守信用。不少债权人如期拿回了本金和利息。有人投入1250美元,加利息拿回2000美元,仅90天的收益率就高达60%!
1920年2月,庞兹名下的资金仅有5000美元(相当于现在6万美元);到了3月,资金总额便猛增至3万美元(相当现在36万美元)!
狂热开始了。庞兹的名字传遍了街头巷尾,全国各地的投资者纷至沓来,几乎要挤爆他家门槛。早期投资者如数拿回了本金和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利息,令后续的投资者更加放心,趋之若鹜。
到了1920年5月,庞兹所管理的资金超过42万美元(相当现在的500多万美元)。
庞兹把钱存进波士顿的“汉诺瓦信托”小银行(Hanover Trust Bank of Boston)。之所以选择这样一家小银行,他希望能够对其实施控制,有朝一日若是遇上麻烦,这家银行作为“自己人”可以随时救急。在存下300万美元的巨款后,他成为了该行行长,终于成功掌控了银行。
到了1920年7月,庞兹又吸纳了几百万美元。人们争先恐后地将毕生积蓄,甚至把房产抵押出去,交给庞兹打理。多数人已经舍不得把钱取出来,而是继续留在庞兹的银行用于“再投资”。
庞兹支撑不下去了,他的“投资秘籍”不过是把张三的钱转移支付给李四。虽然他称自己拥有700万美元流动资金,但实际上他至少身陷200万美元负债,若把利息一并算上,他的总负债已高达450万美元。
1920年8月11日,对庞兹来说一切都结束了。上午,《波士顿邮报》在头版发表文章,揭了他这13年来的“老底”——曾在臭名昭著的扎罗西银行供职、支票造假、协助非法移民入境;下午,阿兰控制了庞兹的老窝汉诺瓦银行,夺走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此外还有5家地方银行因这起事件而破产。
“即使他们的钱全被骗光,这代价也不算什么。要知道,我的初衷绝无恶意。我只是想让这个国家的人民看看我的表演多么成功,这是自朝圣者登陆北美大陆以来前所未见的成功。当时只要再给我1500万美元,我就一定可以让这场戏有个好的收场。” 以上就是著名的“庞氏骗局”,亦称“金字塔骗局”。
翻开历史看看,几千年来,骗子犹如走马灯,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架势。而绝大多数骗子的骗术都很低劣,但总是有人上当受骗。看来不能怪骗子,只能怪受骗人自己太傻。因为贪婪和盲从这两种人类本性,时常占据着上风无法控制。其实,这也和最简单的“供求关系”有关。人有听神话的需求,骗子就造一个神话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讲一个我身边亲戚的故事。
我的老家在浙江温州,尽管我对“做生意”没兴趣,可每次温州的亲友来电都“三句不离本行”,非得谈及他们的“生意经”。他们有一次来电,似乎个个都兴高采烈的,说现在的资金又有好去处了,回报更高,而且轻轻松松,还劝我“参股”。我知道,在他们看来不管白猫黑猫,赚到钱就是好猫,只要能赚钱,就是干正事。他们还反复提到我一位堂兄,他白手起家从打工做起,勤勤恳恳。原来堂兄开始经营一家运输公司,生意最好时5、6辆货运大卡车,每年赚个百八十万。但是后来堂兄的运输生意越来越难做,可见靠勤奋是没用的。
堂兄也曾来电告诉我,他的运输生意的确越来越难做,他思前想后狠狠心把卡车卖了,关了公司。他周围好些朋友把工厂或其他生意关闭后,都把资金借给还在做企业的亲朋好友。因为银行对民营企业惜贷,而许多民营企业又极其缺乏资金,无奈之下只能向私人借贷,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甚至高达1角5,年利率达180%。堂兄高兴地表示,像他那样跑运输的小生意不做不赔,越做越赔,把钱放贷给朋友了,100万一个月利息给5万,比他自己做生意钱来得快太多了,还舒服,简直是坐在家里数钱。而且因为是老朋友加好朋友,他贷给朋友的还算是“优惠”利率呢。
我一听疑惑了,利息一个月5%,即便不算复利,每年都高达60%,这岂不是高利贷吗?他“投资”的那个企业能赚到这么高的利润吗?据我所知,国内一般中小企业的实业毛利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他朋友哪来的钱还利息和本金呢?
随即我让堂兄算一算,如果按照平均100%,即每年投一赚二的话,一百万十年后连本带利,利上滚利是多少钱。他算了半天没算出来,我说,别算了,告诉你吧,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堂兄不听劝,说周围的亲友都在放贷,生活过得滋润极了,凭什么不让我也舒服舒服,辛苦了这么多年!
果不其然,后来不断听说温州地区借高利贷的企业家,无奈之下“跑路”的消息。
美国人的老生常谈说得好:There’s no free lunch. If it’s too good to be true, it’s not true at all(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的老祖宗也早就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果事情听起来美好得不像是真的,那就绝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