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https://www.ixigua.com/710529796336202599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2.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3.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 □□●□ □□●□ □□●□ o
□□□□ □□◆□ □□□□ □□◆□ ng
□□□□ □□◆□ □□□□ □□◆□ ng
注释:
之前几个帖子分析过,百两是重量单位、货币单位,指的是百两金、银、铜,而非之前各注家所认为的=百乘、百辆车。见: 诗经12-2鹊巢注释3 ;
那么,这首诗最难理解的,其实还是鸠占鹊巢,古今异义。我之前帖子分析过, 鹊=丈夫,鸠=妻子。也可以理解为,鹊=男方家庭,鸠=夫妻二人的小家庭。 见: 诗经12-2鹊巢注释2 ;
这种鸠占鹊巢,既然指的是筑巢引凤,那为何后面又突出强调出了聘金百两?我认为,这首诗写的不是头婚夫妇,而是再婚。原因如下:
1、御之,虽然有驾驭、驾车、开车迎亲之意,但也有御女、御妻之意,颇有轻视、贬义,就好像在炫耀或埋怨:娶这个老婆,可是花了我一百两金、银、铜呢!这个口气,也暗合前半阙的鸠占鹊巢。
2、鸠占鹊巢,这个成语本身是贬义,再怎么解释都洗不清。如果是二婚,那么,鹊=前面的老婆、前妻、已经去世的妻子、大老婆、头房妻子;鸠=新迎娶的妻子、妾、二房、续弦。这就合理了,符合鸠占鹊巢之义,如果前面老婆已经去世,这就更合理了。
3、据自古以来的注释家考证,鸠=杜鹃=布谷鸟,这种鸟不会筑巢,所以会把自己下的蛋,混入别的鸟类的窝中,同时把别人的蛋从窝里扔出去,够残忍吧?这也符合民间对后妈(南阳方言:妖婆yao po,也可能本字为媱婆、窑婆、瑶婆)的口碑。
4、如果如此理解,一切就合理了。之子于归=止子与归,以前讲过多次,指的是男方到女方家里,与女方一起回到男方家里,也就是类似迎亲、迎娶的过程。那么,这种礼仪,属于父系社会或男权社会,已经不是远古的母系社会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父权社会下的一种常态:男人多次娶妻,后面的妻子或妾会鸠占鹊巢、虐待前面的孩子。如此而已。那么,这首诗的作者所站的立场,应该是一个续弦的男性,男主,而且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所谓单亲家庭。
5、当然,这首诗的主人公还可能是一位结发妻子,只不过她不会生育,或者失宠,在她活着的时候,丈夫又娶了一个妾,所以,在她看来,新来的妾是鸠占鹊巢,并不一定存在后妈虐待前面孩子的事,也许只是丈夫的恩宠转移了而已。而后面所说的百两聘金,也足以显示出蔑视之义。不仅蔑视了新妾,也蔑视了喜新厌旧的老公。御之,二字值得玩味。
20220620补充:
6、将之、成之,在诗经第4篇《樛木/胶木》中也有类似用法: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胶木这首诗,字面意思并非婚礼,而是君子对于人才的态度,忍耐、迎合、成就。当然,将其视为丈夫对待妻子的态度也无妨。以此看来,鹊巢这首诗的将之、成之,恐怕也有借喻国君对待臣子的态度。将国君比作喜新厌旧的丈夫,把人才比作新娘子。
如此理解,则百两御之,就可以理解为驾驭人才,百两将之=迎合人才,百两成之=成就人才,而百两=百金=俸禄,将国君比喻为喜新厌旧的丈夫,把人才比喻为新旧更替的媳妇。如此一来,鸠占鹊巢,就不仅仅指的是新娘子占据前妻的位置,还指的是新官占据前官的位置。如此之慨,就很是士大夫阶层的用语了。而百两=百金=聘礼=俸禄,将招聘人才比喻为娶亲,也是非常贴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