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银行有关部门就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问题约谈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要求必须严格落实监管规定,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不得为相关活动提供账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各机构要全面排查识别虚拟货币交易所及场外交易商资金账户,及时切断交易资金支付链路。要分析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资金交易特征,加大技术投入,完善异常交易监控模型,切实提高监测识别能力。要完善内部工作机制,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保障有关监测处置措施落实到位。
事实上,监管部门在2013年就发布了严防虚拟货币交易的禁令,冻卡也早有先例。但币圈的疯狂并未停止,为了避免银行账户冻结,有的选择了OTC交易(场外交易)。2020年,多部委联合加强行业监管,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断卡”行动。有分析认为,打击两卡犯罪是币圈风险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虚拟货币交易?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货币使用形态更加创新和丰富,逐渐从实物交割向电子化转变,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各种虚拟货币,在场外交易和虚拟币交易所实现与法定货币的双向兑换。
在虚拟币市场上,参与者主要有五种角色:虚拟币投资(投机)者、虚拟币承兑商、虚拟币交易所、矿机销售/矿场主、矿工。
虚拟币交易所是一个撮合交易平台,为用户提供多种数字货币的兑换及交易服务。虚拟币承兑商是虚拟币交易的中间商,赚取中间价差。虚拟币投资(投机)者通过虚拟币交易所或者场外交易购买、出售虚拟币进行投资(投机)。虚拟币矿工通过购买矿机(包括物理矿机、云矿机)进行挖矿,获得虚拟货币。矿机销售商和矿场主为矿工提供挖矿所需的矿机和算力。
虚拟货币如何实现交易?
法币和虚拟货币的交易途径有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国内用户主要使用的三大交易所已经不提供场内交易,所有交易资金均不通过交易所账户。法币场外交易炒币,发展出了线上和线下两种交易方式。
场外线上交易中,有2种交易方式,个人与个人线上的点对点交易(C2C或P2P)和个人与平台的线上交易(B2C)。
在个人与个人线上点对点交易中,买卖双方可以自己在平台发布固定数量和价格的交易单,自由选择价格和数量协商交易,根据价格自由选择成交的数量,平台只作为第三方“监督”。买家通过支付机构或网上银行将资金直接转到卖家收款账户,并在平台确认付款,平台会锁定相应数量的币,卖家确认收款后在平台上选择收款放币;若卖家超时未放币可申请交易所强制划币。
在个人与平台的线上交易,用户可直接向平台购买或卖出虚拟币,其价格由平台指定。平台的币主要来自于合作的商家,如承兑商。个人在平台向商家申请虚拟币交易后,通过银行、支付机构渠道进行人民币资金转账。
除线上交易外,线下也有两种交易方式,一是在微信群、QQ群等群组中联系买卖的中间商。二是通过虚拟货币钱包地址,直接转币交易。
虚拟货币有哪些危害?
在虚拟币发展中,随着交易逐渐由地上转移至地下,境内转移至境外平台,无论是交易体量还是货币支付属性,暗藏的风险不可估量,容易被利用进行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加上虚拟货币的跨国流通和网络特性,一旦风险爆发,损失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虚拟币交易不受任何中央银行的控制,也无须商业银行信用背书,扰乱了外汇管理秩序,成功绕过了任何国家的外汇管制。同时虽然虚拟币设置了数额上限,不会对既有法定货币造成太大冲击,但会诱发其他类似数字货币涌现出来。
虚拟币最让人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耗费了大量经济成本,根据其程序设计,越往后挖矿的难度越大,意味着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算力,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风险排查效果如何?
在邦盛科技服务客户的实践中,以某大型银行为例,对行内被投诉的银行账户,基于客户的开户信息及交易流水,通过对交易行为深度的风险特征分析及关联分析,进行风险排查及风险特征挖掘,并对存在虚拟币交易的账户进行风险管控,有效提高了该行对虚拟币风险的监测识别能力。
为落实监管要求,各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运用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手段,加强对虚拟货币的交易资金监测,强化对虚拟货币相关交易的打击力度。邦盛科技风控研究院专家认为,对虚拟货币的风险排查可以分三步走,来进一步加大排查和处置力度,切断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资金支付链路。下篇将为大家带来,敬请关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