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发了一篇文章,文章首先分析称,目前,西方政界与商界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在西方国家的集体制裁之下,俄罗斯的经济快要挺不住了,只要西方国家继续咬咬牙,俄罗斯一定会臣服在西方国家脚下。《经济学人》刊发的这篇文章却明确表示,西方盛行的乐观看法只是一种幻想,在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之下,俄罗斯的经济虽然看起来有所衰退,但还没有达到崩溃的边缘。
第一,从俄罗斯的政策而言,此次自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准备在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后,立即招来西方国家的一致制裁,而西方的严厉制裁确实出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意料。普京的聪明的地方在于,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政策,面对西方国家采取除军事对抗之外的所有制裁工具,普京做出大胆举措,也就是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干。
最为典型的例证便是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临危受命,将狂泻的卢布从危险边缘挽救出来,直接宣布卢布与俄罗斯天然气交易挂钩。美国将美元与石油绑在一起,俄罗斯则将卢布与天然气绑在一起,此举迅速稳定了俄罗斯卢布的汇率,从而也使得俄罗斯其他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升迹象。俄乌危机发生半年来的情况已经表明,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未来,在俄罗斯面对西方制裁时,在西方发起对俄罗斯的混合作战中,专业人士确实非常重要。
第二,《经济学人》认为,俄罗斯的经济之所以没有走向崩溃,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俄罗斯的社会心理。1998年、2008年、2014年、2020年以及2022年,俄罗斯国内经济已经因为各种缘由遭受了5次经济危机,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生活在俄罗斯的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俄罗斯经济经常出现起起伏伏。《经济学人》特别指出,当前去询问俄罗斯40岁以上的男男女女,大多数人都经历过1991年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伤痛,俄罗斯人的性格能够忍受社会剧痛带来的后果。此次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制裁虽然看似十分严厉,但对于皮糙肉厚的俄罗斯而言并不是致命一击,因此,俄罗斯的经济并没有崩溃。
第三,俄罗斯经济没有崩溃当然与大宗石油、天然气贸易有关。尽管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的一致制裁,许多产品都无法继续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但俄罗斯拥有石油、天然气、小麦、煤炭等大宗商品,西方国家仍然离不开俄罗斯的供应。一方面,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制裁;另一方面,俄罗斯也从欧洲收割了近850亿美元,这一大笔外汇收入可以有效填补俄罗斯因遭受制裁而带来的损失。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学人》刊发的文章认为,俄罗斯虽然遭受制裁,但并未走向崩溃。尽管英国《经济学人》的文章对俄罗斯经济做出较为中立的分析,但最后仍在政治正确的语境下得出结论称,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长期持久的消耗中,只要西方咬紧牙关,最后崩溃的一定是俄罗斯。不得不承认的是,《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还算比较理性、冷静,自2月24日俄乌冲突发生至今,已经过去半年时间,在此期间,各方都在互联网媒体上遭受各种信息轰炸,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及观察力,确实很容易被带偏。如今,在西方世界一片唱衰俄罗斯的声浪之下,能够出现这篇比较冷静的文章,确实能够提供一定参考。
首先,《经济学人》的分析值得认同,文章指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西方人对作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有多么切齿痛恨,也不管其他国家对普京多么仰慕,但仍然无法改变普京确实是一位强人的事实。其独特的特工经历,更为普京增加无穷魅力,但也必须看到的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事,即使是伟人或圣人也不例外。因此,当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制裁时,能够发现俄罗斯更多地应用金融与经济等方面的制裁工具,普京在这方面当然是门外汉,但普京聪明与伟大的地方在于,在面对自己不懂或没有把握的领域,可以放手让专业人士去做专业的事情。因此,纳比乌琳娜在俄乌冲突中可谓一战成名,既稳定了卢布的汇率,又使卢布成为2022年最坚挺的一国货币。
从目前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情况而言,凡是与俄罗斯进行贸易,也基本都采用卢布结算方式,进一步稳定俄罗斯货币市场,也提振了俄罗斯的金融信心,更为俄罗斯经济发展与复兴注入强大动力。与此同时,俄罗斯社会自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可谓大事不断,整个社会的起起伏伏让俄罗斯人已经习惯这种剧烈变化。强大的社会韧性也让俄罗斯在此次制裁中并未发生大规模社会骚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然,欧洲各国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也使得俄罗斯的经济能够起死回生。
其次,除了《经济学人》分析的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三大原因值得关注。
第一,俄罗斯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大国,在看待任何事情,尤其是在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一定要看到基本盘,如今的基本盘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谓风云变幻,正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近代以来,始终站在世界舞台中,无论是站在边缘还是走向中心,能够对世界爵士产生影响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而俄罗斯正是其中之一。一方面,因为俄罗斯影响力足够大;另一方面,当然也因为俄罗斯拥有广袤国土,各种原因叠加起来后,无论俄罗斯如今衰落到何种地步,即使经济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2%,但仍然是一个大国。否则美国又何至于纠集自己的盟友一起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但仍未将俄罗斯置于死地,原因正在于此。
既然承认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则根本无法将俄罗斯从全球政治经济结构中将其彻底切割,实际上也意味着,即使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不断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但手底下仍有一定底线。西方国家可以与俄罗斯厮打,甚至将俄罗斯揍得鼻青脸肿,但要想危及俄罗斯性命时则必须掂量掂量。正如普京所言,既然已经没有俄罗斯,也就不再需要人类社会,这就是底线,而俄罗斯经济没有走向崩溃的原因则是,俄罗斯是一个大国,而且还是资源丰富的大国。
第二,基于俄罗斯作为大国的事实,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有相当大的战略回旋空间,这也使得俄罗斯在面对美国纠集西方各国发起制裁时,仍然能够游刃有余。正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此次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及时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一方面,加强自己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不断开辟新市场。当美国及其盟友在西方关上俄罗斯的窗户时,却难以堵住俄罗斯面向东方的雄心,俄罗斯与中国、印度、伊朗等国的关系都表明,俄罗斯的国际舞台依然宽广无限。正如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所言,美国人以为画下一个圈就可以将俄罗斯困住,这一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既然外交战略回旋空间较大,也就意味着俄罗斯的对外经济联系并没有被西方切断,从印度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煤炭、小麦一事上便可见一斑。
第三,俄罗斯经济之所以没有崩溃,还因为俄罗斯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动荡变革,也就是外界经常提及的大变局,如果能够形成大变局,则一定是多元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年来,美国横行霸道、一意孤行,为一己私利不惜收割其他国家的做法确实已经引起众怒,正所谓天下苦美久矣。当俄罗斯通过“掀桌子”方式直接对美国说不时,自然而然会有许多国家选择跟进,伊朗、阿根廷、巴西等国都纷纷响应。
巴西的表现尤为亮眼,作为处于南美洲的国家,美国一直把巴西看得很牢,但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美国制裁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前往莫斯科。由此可见,美国的霸权确实有所衰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2022年G20峰会东道主的印尼,也能够顶住美国的压力,仍然邀请普京参加巴厘岛峰会。零零总总各种事情不断发生,如果仔细观察并分析则能够发现,在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时,多元主义确实已经成为现实。俄罗斯经济之所以没有崩溃,也是因为顺应了时势发展,如果发生在冷战时期,在苏联与世界近乎隔绝的情况下,显然撑不了多久。
最后,对于未来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及国家走向也已出现多种预测。
第一,俄罗斯经济依然蹒跚而行,因为自身问题太大。截至目前,也就是从苏联时期到俄罗斯时期,其产业布局及经济结构仍然畸形,俄罗斯除了石油、天然气、煤炭、小麦等大宗能源产品外,已经拿不出什么东西。许多人认为,俄罗斯仍有大量军工产品出售,但目前俄罗斯的军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强大竞争。以中国的近邻韩国为例,韩国已经信誓旦旦发出口号称,要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国,韩国的雄心壮志如此明显,俄罗斯也会面临更多竞争。此次俄乌冲突更是令许多国家感受到,只有将自己武装起来才能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俄罗斯如果继续在武器出口方面吃红利,或将难以面对挑战。因此,如果俄罗斯经济依然保持“一手AK47,一手石油天然气”模式,基本上绝无可能赢得复兴。
第二,如果俄罗斯能够在此次俄乌冲突及西方制裁之下痛下决心,进行内部自我改革与创新,俄罗斯则还有希望。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政府、商界、政界的各方面精英都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如普京所言,要进一步加大对俄罗斯创新技术的投资,进一步改善俄罗斯的营商环境,调整俄罗斯的经济产业结构。如果俄罗斯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俄罗斯的经济还是有一线希望,毕竟,大国博弈拼到最后,拼的还是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