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
政策解析:募资和退出政策发力完善投资基金体系
全国概览:多政并举因城施策,聚焦募退鼓励发展
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引导、支持和鼓励政策对于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具有春风化雨、见 微知著的作用。现阶段,股权投资对于哺育中小企业、孵化地方产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已逐 步显现,多地政府出台鼓励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的政策,积极打造风投创投中心,完善私 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引导资金投向本地支持产业。
随着中国股权市场的不断发展,政策的着力点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制度 的创新、优化,疏通解决募资端、退出端现存的症结和难题;二是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私募 股权市场发展,在募投管退各个环节加以支持,真金白银的引导市场资金“投早、投小、 投创新”,哺育本地产业链茁壮成长。
制度优化:减少募资限制拓宽退出渠道,S基金顺应市场需求蓬勃发展
制度创新、优化类政策主要是从顶层设计方面,梳理治理私募股权存在的制度性的症 结。在募资端,多地逐步落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试点、合格境内有限合 伙人制度(QDLP)试点,“双 Q”政策的落地推进了我国投资的便利化,尤其是 QFLP 为 境外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为美元基金募资困难的当下点燃了星星之火。
银保监会正不断放开险资股权投资的限制,同时中央也鼓励银行理财子、险资等参与 股权投资,为私募股权市场注入长线资金。2021 年 11 月 29 号,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 阳光人寿等 15 家险资企业在内的 18 位股东共同成立了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注册 资本达 148 亿元人民币;2021 年 12 月 27 号,中国人寿与中国中铁在京携手发起设立国 寿铁工基础设施专项投资基金,签约总规模 300 亿元,主要投向中国中铁牵头实施的 PPP、 BOT 等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重点聚焦契合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 经济圈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项目,预计全部完成投放后可撬动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总投资 额约 3000 亿元。
从退出端来看,证监会启动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工作,允 许 GP 把其持有的公司 IPO 前的股份通过非交易方式过户给 LP,这将有助于解决 GP 和 LP 之间关于项目上市后卖出股票时间点和价格之间的分歧问题;此次试点旨在进一步完 善非现金分配机制,拓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在退出端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已成为市场和政府共同的迫切需求。站在 2022 年中 这个时间窗口,2014、2015 年及其之前成立的高龄基金正面临难以清盘的困境,部分主 投早期、以股权转让为主要退出方式的政府引导资金也存在难以退出的问题,而现阶段股 权投资市场退出路径过度依赖 IPO,退出渠道的比例失调致使在投资链条的中间段出现了 退出“堰塞湖”现象,因此大力发展 S 基金有助于私募股权行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具体来看,证监会分别在 2020 年 12 月和 2021 年 11 月先后正式批复北京和上海的 股权交易中心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随后北京和上海也分别出台了支持鼓励 S 基金落地和指引国有企业私募股权基金份额估值的政策,帮助股权二手交易市场逐 步形成一套完善的交易机制和成熟的交易服务平台,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助力 S 基金发展。 根据执中《2022 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白皮书》显示,2021 年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累 计发生交易 353 起,可获知的累计交易金额达 668.07 亿元,同比增长 153%,近 5 年复 合增长率达 47%。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在经历多年的探索期后正迈向高速发展阶段。
从 2021 年至今,全国各地有多家 S 基金被推出或正处于酝酿过程中,根据执中 ZERONE 及媒体报道的信息明确设立的超 15 只,其中多为政府或国资发起,且 S 基金规 模逐步增长。与此同时,部分母基金主动采取“F+S+D”策略(母基金+S 基金+直投)、 组建专题型 S 基金也逐步成为未来的趋势。
财政杠杆:构建地方产业集群优势,引导市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财政撬动市场发展类政策核心是发挥地方财政杠杆效应,构建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政 府投资基金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发起设立,核心目标是发挥财政资金 杠杆放大作用,来进一步助推某些特定领域的产业发展。现阶段,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呈现 出地区下沉化、体量规模化、投向具体化的特征。例如,2022 年 6 月 1 日,天津市政府 出台了《天津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意在打造一只 100 亿总规模的母基金 群,重点聚焦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为天津市产业链强链补链提供种子企业。
地方对私募股权的鼓励支持政策的集大成者,是设立基金小镇。在我国基金小镇建设 中,政府主导型和政企联合型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核心的配套政策一般有落户奖励、租 金补贴、经营扶持、投资奖励、人才补贴、税费返还等领域,真金白银的支持基金小镇的 生态发展。目前,我国包括规划建设中的基金小镇已经超 80 个,广泛覆盖我国 21 个省级 行政区。值得注意的是,资本正在从市场相对饱和的一线沿海城市,转移到其他发展潜力 较大的杭州、南京、武汉、长沙、青岛、苏州等城市。
私募股权市场和经济市场密切相关,因此存在不直接和股权私募市场相关其对其发展 有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的政策。有正面积极影响的政策例如科创板、北交所的设立和上 市注册制的全面推行等,客观降低了中小企业上市的难度,为投资人的退出渠道清扫障碍; 或具有负面影响的政策有《反垄断法修正草案》、《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双减”等政策,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相关企业,降低了投资热 情、提升了项目退出难度。其中,“专精特新”相关政策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中小企业 的发展,为私募股权市场孕育了大量的高价值可投资标的,与此同时也降低了投资信息差, 帮助投资人更快更清晰的定位目标企业。现阶段已有至少 15 个省出台对“专精特新”企 业的补贴政策,金额从 5 万到 1000 万元不等。
综上所述,股权投资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哺育中小 企业、强链补链的作用已逐步显现。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从募投管退的各个环节,予以正 向鼓励的作用,引导长线资金入市、疏通企业退出渠道,直接或间接撬动市场资金投早投 小,带动股权投资市场良性发展。 政策正在成为股权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因。创投市场的风口主要受政府和市场共同 驱动,根据过去的 10 年的风口投向来看,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主要由市场需求、资本推 动的行业,如 O2O、电商零售等,热度正逐步下行;由政策引导的赛道,如集成电路、新 能源汽车等,正随着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而欣欣向荣。因此,政策的投向指引,对于私募 股权市场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股权市场分析:募投降温、两极分化,投资活力有待在下半年释放
2022 年以来,受国际关系的不稳定、中概股监管趋严、国内局部疫情严重程度超预 期等多重外因叠加的影响,中国一级股权投资市场面临挑战;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引 导,2022 年上半年募投管退也随之变化,整体呈现出“募投降温、两极分化”的特征, 但不断出台的制度创新优化类政策和财政带动市场发展类政策也为 2022 年的股权投资市 场注入活力。
募资端:人民币基金募资平稳,美元基金募资困难,国资背景人民币基金渐成主力
从募资端来看,受局部地区疫情影响,2022 上半年募资基金数量和金额均出现紧缩。 2022H1,VC/PE 市场约 2701 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下降 7.2%;披露的新募基金 规模约 772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0.3%。受上海等局部地区的疫情影响,2022 年 4 月 和 5 月的募资基金数量和金额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外币基金出现募资困难,主因是退出受阻和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现阶段,受制 于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国对中概股上市的严厉监管,中国公司赴美上市受阻,外币基金常 用的退出方式不再通畅,外币基金投资中国募资热情大幅降低。2022H1,人民币新募基 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下降 5.5%和 0.3%,其中一季度稳中有升,二季度回落明显;外币 新募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大幅下降 64.3%和 65.0%,且新成立的大额外币基金数量很 少;值的注意的是,随着 QFLP 在越多越多城市试点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舒缓外币 基金募资困局。
受政策引导,募集的大额人民币基金管理人主要为国资背景。新募集人民币基金规模 大小与其管理人国资属性背景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 2022H1 新募规模在 1-50 亿元 区间范围内的人民币基金中国资背景管理人占比相较于 2021 年进一步提高,百亿人民币 基金则仍全部为国资背景。
创投基金占比快速扩张,政策引导促进创投快速发展。募资基金类型仍然是以成长基 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主,但从 2021 年到 2022H1 的结构变化来看,创业投资基金的数量 占比提升了 11.1pcts、金额占比提升了 1.2pcts,成长基金的数量占比下降了 10.8pcts、金 额占比下降了 7.6pcts;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基金的金额占比提升了 8.2pcts,规模大 幅提升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国寿铁工基金、广州城投城市更新股权投资基金、北京百路投资 基金分别募资了 300.1 亿元、200 亿元、90.51 亿元人民币。
募资金额向两极化发展,1 亿元以下小规模和 50 亿元以上大规模的募资事件占比增 加。对比 2021 年和 2022H1 的募资金额的结构来看,小于 1 亿元的基金数量占比提升了 2.8pcts 达到 59.5%,50-100 亿元的基金金额占比提升了 2.4pcts 至 15.9%。
投资端:投资节奏显著放缓,投资偏好呈现两极化趋势
从投资端来看,2022 年上半年的投资次数和金额均锐减,投资活力有待在下半年进 一步释放。2022H1,VC/PE 市场共发生约 4167 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 31.9%,其中披 露的投资金额约 3149.29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4.9%。投资金额与募资金额的差额同比 显著扩大,未投资金有望为下半年股权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美元基金投资积极性显著降低,人民币基金成投资主力。从投资事件的币种结构来看, 美元基金的投资数量占比从 2021 的 14.9%下降到 2022H1 的 9.7%,金额占比从 2021 的 35.9%下降到 2022H1 的 21.6%。从投资阶段来看,机构的投资偏好呈现两极化状态,一方面积极寻找种子项目,在资 金端明显加注天使轮及 Pre-A 的项目,其占比 2022H1 较 2021 年分别提升 1.44pcts、 0.68pct;另一方面偏好盈利性更优的成熟期公司,偏爱上市定增,把握确定性。
科技制造类的创新企业广受资本青睐。2022H1,65.1%的投资事件和 57.8%的投资 资金集中在 TOP3 行业(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机械制 造、汽车、纺织及服装等行业投资事件同比增速较快,投资的聚焦点已从商业模式创新转 向科技制造的创新。
退出端:A股渠道退出通畅且回报丰厚,IPO的PE/VC渗透率创新高
从退出端来看,受外部环境压力,退出事件同比大幅减少,但科创板、北交所的作用 正逐步凸显,A 股已成为核心退出渠道。2022H1,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发生约 1295 笔 退出案例1,同比下降 50%,其中,除并购退出外,其余方式的退出交易均有不同程度下 降。IPO 仍是主流的退出方式,2022H1 IPO 退出占退出总数的比例为 79.4%,其中 A 股 退出占比达到 88.1%。
2022 上半年,IPO 的 PE/VC 渗透率和中企境内上市账面回报率均创近 5 年新高。我 们以 PE/VC 参与的 IPO 数量占全部 IPO 数量的比例作为渗透率,2022H1,IPO 的 VC/PE 渗透率达 69.3%,创下新高;其中,科创板的 VC/PE 渗透率攀升至 90.6%、北交所和上 交所主板的 VC/PE 渗透率也超过 68%,高于其他板块。2017 年以来境内上市账面回报倍 数稳定提升,但受国际形势和政策影响,赴美 IPO 数量大幅减少,2022H1 境外上市账面 回报倍数显著下降。
投向趋势:先进制造成为机构投资增长点
市场投资趋势:结合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新兴科技和先进制造行业
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占比逐步提升,项目估值逐步提高,资本市场助力区域产业链培育。 股权投资市场的早期项目投资占比在 2015 年超过了 90%,达到顶峰,随着公司逐步成熟、 部分投资逐步偏好确定性、大量 CVC 机构进入市场,早期投资项目占比下降,战略投资 不断增加;早期项目占比在 2020H2 达到阶段性低谷,约占整体项目数的 64%,此后逐步 提升;各个阶段项目的投资金额中位数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项目估值逐步提高,资本 市场正助力新兴产业公司的培育。从地域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投资项目 数仍占比超过 80%,但是在 2022H1,辽宁,河北,贵州,安徽,山东的投资项目数同比 为正,成为股权投资市场中表现亮眼,且值得关注的地区。
制造产业项目投资趋势显著,上游周期品疫情后引得资本关注。我们将所有项目对应到 7 大产业分类,即消费,医疗健康,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周期,科技,制造。从产业 趋势来看,消费产业的投资项目在 2015 年后就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而制造产业投资数 量占比从 2015H1 的 6%稳步提升至 2022H1 的 31%。投资新技术和新趋势、助力“补链 强链”高科技企业、进军全球供应链核心环节成为股权市场的共识。从细分赛道来看,元 宇宙赛道投资数量同比超过 13 倍,与此同时,先进制造、传统制造、汽车交通、智能硬 件成为机构关注的重点行业。
投资项目多省并举,华东华南增速领先。从历史趋势上看,华东地区股权投资案例数 占总投资数接近 50%,2022H1 投资案例数占比同比 2020 年提升 4.36pcts,以广东为核 心的华南地区近年投资数目占比提升较多,同比 2020 年提升 1.45pcts,华中地区、东北 地区、西南地区投资数目占比小幅提升;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地区投资数目占比有所下降。 总体呈现多省并举的趋势,其中华东地区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制药、 医疗器械及硬件等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也成为华东地区 关注的投资方向。
聚焦产业优势,发挥区域禀赋。投“硬科技”、投“健康”成为区域投资的共同趋势, 但不同地区仍可发挥区域产业优势,细化发展区域特色行业。2022H1,除集成电路、生 物技术和制药领域外,华东地区侧重医疗器械及硬件领域,华南地区侧重机器人领域,华 北侧重企业安全领域。不同省份重点投资行业也有不同,在 2021-2022H1 中,山东的轻 工制造、宠物服务、航空航天、工业 4.0,福建的装修装潢、消费电子,浙江的电商解决 方案、智能家居,广东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都是具有地区优势和特色的投向产业。
制造行业趋势:关注先进制造及工业4.0等细分子行业
政策逻辑在于推动产业升级,中国制造业正向技术驱动型发展。在全要素生产率出现 下滑、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国务院于 2015 年 5 月颁发《中国制造 2025》,制 定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2021 年 3 月,国务院颁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再次明确制造强国战略,并于 2021 年 9 月设立 北京证券交易所,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在政策逻辑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从劳动密 集型向资源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发展。
理性发展,良性循环。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资本逐步扩张,中期项目投资金额 中位数稳步提升。从制造产业投资阶段占比来看,战略投资占比维持在 23%-30%的水平, 战略投资的加入为行业带来稳定且充足的资金,助力行业良性发展,推动制造产业升级。
机构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下新能源行业股权投资机会。制造产业中,先进制造、汽车交 通行业当前投资增速最高,其中先进制造行业占比从 2018H1 的 53%稳步提升至 2022H1 的 71%,5 年提升了 18pcts。细分赛道中,新能源行业投资数量提升对先进制造行业投资 规模提升贡献最大,新能源投资项目占比相比于 2020 年提升 6.15pcts;航空航天赛道和 智能装备赛道投资趋势初起,两年内提升分别 2.7pcts 和 0.5pct。从投资轮次来看,先进 制造和智能硬件早期投资项目占比较高,行业仍有较多的股权投资机会。
外部趋势不改,内部赛道分化。先进制造各个行业的投资数量稳步提升,但是内部结 构中,航天航空赛道近两年提升幅度最大,工业 4.0 与集成电路行业投资项目数量稳定提 升。具体来看,截至 2022H1,航空航天行业投资数量已经是 2015H1 时的 15 倍,远超其 他子行业的增速,工业 4.0 和集成电路行业则稳步提升近 7 倍,新能源、智能装备行业提 升幅度约为三倍。
消费行业趋势:传统消费量减价升,科技类消费更受关注
消费产业早期项目投资占比于 2015 年达到顶峰,从 2020 年开始各阶段项目达到稳定 的分布。2020-2021 年度中,消费产业投资规模中位数大幅提升,中期阶段项目趋势更为 显著,投资特征呈现出“量减价升”的趋势。从消费品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消费,包括电 商零售、广告营销、体育运动、旅游、游戏等赛道在 2022H1 投资项目数出现同比下降的 现象,而受益于餐饮行业出清,餐饮品牌和餐饮供应链融资的增加,本地生活融资项目数 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与消费相关的汽车交通(汽车后服务)等行业也同样保持上涨趋势。
医疗健康行业趋势:头部项目估值下跌,生物技术和制药占比持续提升
从 2021 年开始,投资人对医疗健康产业早期新兴项目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截至 2022H1 早期项目占比已回升至近 80%。在 2017-2019 年,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估值提 升较为明显,投资金额的中位数增长;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事件金额的中位数维持 稳定,但 75 分位数从 2020 年医药集采发力以来显著下降,头部项目估值有所下跌。从医 疗健康产业内投向来看分化明显,生物技术和制药、医疗器械及硬件的投资数占比从 2015 年的 19.2%和 18.7%显著提升至 53.3%和 24.8%,其中生物技术和制药主要投向创新药、 疫苗等公司;医疗机构、健康保健等行业的投资数占比则持续下跌。
投资行为偏好洞察:政策引导产业,投资赛道趋同
透视不同类型机构投向,把握核心群体投资逻辑。截至 2022 年 6 月末,全国共有 14814 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家),不同属性的基金管理人风格互有差异,投资目 标与投资能力不尽相同。挖掘不同特征机构的投资行为,有助于理解股权市场重要参与者 的群体智慧,进而把握市场动向。我们梳理出政府引导基金、CVC 机构、Top100 明星 PE/VC 机构,通过观察具有代表性的LP、GP投向变化进而洞察股权市场的投资与产业发展趋势。
政府引导基金:聚焦战略新兴产业,重点跟进先进制造和汽车交通
截至 2021 年末,政府引导基金累计自身规模达到 2.47 万亿,同比增长 11.31%,基 金数量共计达到 1437 只,累计同比提升 4.51%,其中华东地区累计成立 632 只政府引导 基金,自身规模达到 8563 亿元,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华中地区政府引导基金自身 规模增长 613 亿元,同比增长达 27.89%,增速位居第一。政府引导基金着重支持战略新 兴产业,兼顾复制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是各地发展产业的重要抓手。
政策指引政府引导基金从中后期阶段向初创期和种子期阶段投资。由于成熟期企业投 资确定性强且能够较快带来投资回报,同时在税收和就业方面对地方产业有明显的贡献, 因此在过去政府基金倾向于投资较为成熟、前景明确的产业或公司。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 开始倾向于支持以早、中期为主的创业投资企业,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可投资于早期阶段 的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占比达到 44%,从投资阶段分布来看,2020H2早期项目占比达到 50% 左右,在 2022H1 早期项目占比提升至 65%左右,提升了 15pcts。从单笔融资规模上看, 政府引导基金仍以大额资金投资为主,但是 5000 万元以下的小额投资仍有提升的趋势, 整体呈现“投两端”的投资趋势。
积极投资新兴技术,扶持战略产业发展。相较于高回报,政府引导基金更在意产业效 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产业、先进制造产业等产业,且更倾 向于投早、投小,引导社会资本啃向“硬骨头”。政府引导基金密集设立且投资范围明确, 以财政资金撬动市场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股权市场未来的投资趋势。
聚焦硬科技,加注半导体和汽车交通领域。从市场已披露的投资信息来看,政府引导 基金投资项目一直侧重战略新兴产业,如半导体等,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持续加大先进制 造和汽车交通赛道的投资力度,其中,先进制造投资比重从 2019H1 的 24%提升至 2022H1 的 55%,投资企业主营业务集中在半导体、电池、传感器、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战略 新兴赛道。在区域方面,除了继续在广东、江苏、上海、浙江投资外,也加码了安徽、贵 州、吉林等省份产业投资的力度,安徽省投资项目数占比同比提升了近 7pcts。
CVC机构:十年投资数量占比已翻倍,持续关注先进制造领域
近年来,产业资本凭借丰富的产业链资源迅速发展,部分公司开始积极组建自己的 CVC 团队(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由企业成立,使用自有非金融资金来投资的风险投资部门) 以找寻战略契合项目或者纯粹的财务投资。2010H2,国内 CVC 投资项目数占国内总投资 项目数的比重仅为 7.1%,而在 2021H2,国内 CVC 投资项目数占国内总投资项目数的比 重已经超过了 16.2%,十年翻一倍,且呈现出占比稳步上涨的趋势,CVC 逐渐成为中国股 权投资市场的一股新势力,其投资行为逐步成为关注重点。
现阶段,不仅大型互联网公司标配 CVC,上市公司也积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从 A 股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节奏上来看,大致与 PE/VC 投资节奏相近;从行业分布来看,医 药、计算机、机械行业已经设立较多的产业投资基金,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 新能源、基础化工行业近五年来加快设立产业投资基金。CVC 产业投资基金更善于整合产 业资源、将投资和自身业务形成合力,同时加速行业内存量市场和资源整合。
早期投资占比回升,单笔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强链补链延链进行时。我们统计了 1000 余家 CVC 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从进入的投资轮次看,早期的 CVC 机构群体偏好天使轮、 A 轮、B 轮等早期项目,但早期项目占比从 2015H1 的近 90%,回落到 2020H2 的 50%, 近两年早期项目占比回升至 60%;从投资金额使用来看,投资 1 亿元以上的项目数占比已 经超过了 60%,CVC 机构在 2020H2 大幅度提升单项目投资金额。
互联网公司是 CVC 机构投资的主要参与者,但是近年非互联网公司 CVC 机构正逐步 活跃,产业投资快速破圈加速发展。历年活跃的 CVC 机构主要是以腾讯投资为首的互联 网公司,包括小米集团、阿里巴巴、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随着其他公司出于对公司 战略转型的需求或是前瞻布局的需要,非互联网公司也更多的参与到股权市场中,包括联 想创投、碧桂园创投、广汽集团、蔚来资本等。根据不同时间区间 CVC 机构活跃度排名, 我们认为,互联网公司依旧是重要的 CVC 机构,但随着“反垄断”政策的出台,其影响力逐 步下降,更多产业的 CVC 机构逐步进入舞台引领投资趋势。
在过去的五年,CVC 机构股权投资关注的行业,从文娱传媒、企业服务,逐步切换 到了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汽车交通和智能硬件行业处于投资热度上升通道且行业前景广 阔。观察 CVC 机构群体投资项目的行业变化,2019H2 之前,CVC 机构投资主要关注文 娱传媒、企业服务和教育行业,先进制造的关注度逐步提升;从 2019H2 至 2022H1,CVC 机构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度大幅度跌落到 17 名,行业偏好切换到了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上; 与此同时,智能硬件和汽车交通行业的机构关注度也正处于上升通道中,随着政策引领和 市场需求稳步增加,投资关注热度有望持续。
受益于产业资本发展,细分赛道中,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制药、新能源、工业 4.0 等先进制造子行业成为产业投资趋势。在互联网流量见顶、平台经济监管、实现共同富裕 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产业资本投资节奏有所放缓,大量非“互联网”产业资本加大了 投资力度;在行业选择上,集成电路、生物技术和制药成为今年投资热点行业,工业 4.0、 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传感设备也进入到 CVC 产业投资的视角中;在政策助力产业发展 的背景下,围绕先进制造产业各个细分行业的投资广为 CVC 机构青睐。
明星机构(TOP100)投资动向:转向硬科技,医疗健康投资数占比稳定
股权市场投资常以明星机构领投,由于明星机构往往具有较强的投研实力和产业资源, 所以其投向往往也会引发市场的关注。因此我们参考清科 2021 年度股权投资排名,挑选 出 100 家知名 PE/VC 投资机构,包括红杉中国、IDG 资本、DCM、君联资本、淡马锡、 博裕资本等机构,观察 100 家明星机构投资行业变迁,透析股权市场投资方向的迭代与机 遇。
加注制造、科技,各产业布局结构较为均衡。从明星机构投资项目数占比结构来看, 科技、制造的项目投资数占比连续增加,已经从2019H1的40.4%,提升至2022H1的61.3%, 提升了20.9pcts;而消费项目的投资数占比已从2019H1的31.8%下降到2022H1的12.4%, 下降了 19.4pcts;医疗健康投资数占比近两年维持在 22%-24%;明星机构投资者对科技 和制造行业关注度较高,加注制造、科技,并维持了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占比。
布局市场热点,加注硬核制造。在制造产业中,明星机构在近年来积极布局元宇宙概 念的投资项目,同时高度关注制造产业下各赛道的投资项目。从项目数结构看,先进制造 在制造产业投资中占比从 2019H1 的 57.6%提升到 2022H1 的 79.8%;在先进制造各子行 业中,TOP100 明星机构主要布局集成电路行业,同时加注航空航天(同比 2020H1 提升 6 倍)和新能源(同比 2021H1 提升 5.16 倍)。
综合政府引导基金、CVC 基金和明星机构的股权投资行为,可以观察到市场中重要的 股权投资资金正逐步趋同、形成合力,重点关注先进制造行业,将有助于中国先进制造的 良性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升级。从细分结构上看,航空航天 领域增速较快,但是当前融资项目数仍然较少,而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已经 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的关注度,在政策红利、资本加持、区域政府支持以及中国工程师红 利的大背景下,硬科技与先进制造行业将为股权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项目。
未来趋势与机会展望
市场趋势
趋势 1:政策持续发力促进股权市场长期向好。 政策从股权投资的顶层设计优化到地方因地制宜的鼓励补贴政策会逐步形成共振,朝 募资端扩容、退出方式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帮助股权投资基金打通“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 性循环,进而可持续的服务实体企业。
趋势 2:政策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带动资金“投早”、“投小”、“投创新”,持续流向“硬 科技”。 市场引导作用减弱,政策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在政府政策引导及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 下,产业投资基金、财务投资基金等投向趋同,均偏向先进制造等“硬科技”产业,且趋势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
趋势 3:2022 上半年募投规模差额同比明显扩大,下半年投资力度有望显著回补,投 资活力有望加速释放。 2022H1,VC/PE 市场募资规模约 7724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10.3%;投资金额约 3149.29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54.9%。投资金额与募资金额的差额同比明显扩大,未投 资金有望在下半年为股权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面向企业的机会
机会 1:政府引导基金、CVC 基金等不同类型基金逐步出现投向专题化的趋势,因此 针对性的寻找投资人能提升融资效率,获得产业赋能。 机会 2:企业可以通过充分了解国家和地方扶持的产业方向、区域的资源禀赋来发展 第二增长曲线,找到融资环境更为宽松的赛道。
面向投资机构的机会
机会 1:各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增加带来更多机遇,投向具有地方产业优势且地方政府 扶持的细分方向的 PE/VC 机构,融资端更容易获得政府引导基金的青睐,退出端也更易 通过地方 S 基金完成退出。 机会 2:随着各地基金小镇的设立和蓬勃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积极加入基金小镇, 能更好的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和平台规模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