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基础扎实、与母城 “零距离”、与港口联通——区位和要素配置优势明显的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是营口市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之一。
春节刚过,营口市召开大会,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定位定向、部署动员。产业基地闻令而动,接续围绕审批、服务、监管、生态环境等环节进行优化提升。
按照营口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产业基地将围绕工业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及仓储物流等领域开工建设项目9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元,在城市的振兴发展中担当作为。
围绕港产城融合抓招商上项目
产业基地与营口港有高速公路和兴建中的地方铁路与港口直接联通,受港口辐射、拉动效应明显。在营口“以港促产、以产兴城”的大格局中,产业基地紧紧围绕“港产城”融合发展抓项目建设。
经过多年来的把脉梳理和发展积淀,产业基地秉承“环境友好、潜力无限、创新体制、绿色发展”的理念,围绕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海洋产业及仓储物流四大产业板块,形成“工业铝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农化、工业铝、海洋食品、大宗物资四大交易平台。
工业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忠旺铝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型材,航空航天用铝板材,轨道交通高铁、动车、地铁枕梁,高铁车厢,轻量化整车车厢,铝制汽车零部件等产品,打造千亿级工业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在营口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营口忠旺产业园系列项目快速推进,已完成投资超300亿元,60万吨工业铝挤压材项目、120万吨铝板带箔等项目陆续实现投产,形成设备先进、工艺技术领先的工业铝及深加工全产业链条的研发、制造生产基地,未来有望打造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端工业铝材及精深加工制造基地。
去年,主板上市企业“金辰机械”利好频传。公司在国内一家新能源企业组织的“8GW高效PERC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电注入设备招标中顺利中标,还成功申报了1项省内重大科技项目,实现1个智能制造项目落地建设。
这一产业基地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已投资建设Q4系列光伏组件高效自动化生产线、光伏电池片自动化移栽系统、高效TOPCON电池和异质结(HJT)电池用关键工艺装备(PECVD)等项目,其PECVD产品预计可将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目前的22.5%提高到24%以上,实现进口设备由国产替代,解决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卡脖子”问题。
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同样具有行业领先优势。这家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具备从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到机械加工、装配、检测计量等配套齐全的先进手段和能力,是目前国内同行业能力和等级最高的热加工企业之一。
去年,产业基地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7个,两项数据同比均有增加。这一进程中,产业基地突出产业链招商,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
铝产业重点引进中下游优质企业和高端产品项目,以忠旺集团为纽带,重点洽谈高精铝和高强度、大断面轨道交通型材、汽车材料、集装箱铝型材、航空航天型材、冷挤压装备、模具、汽车轮毂等工业铝深加工产业上下游项目,如忠旺配套企业辽宁忠信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在精细化工领域,突出精细化、特色化、绿色化特点,重点推进金瑞泰化工、达源化工等项目的签约落地。作为德国福斯集团在中国的两大生产基地之一,营口福斯公司年产值近20亿元,去年签约的投资1.2亿元二期项目正有序推进。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基地承载力
营口市西市区是老城区,空间局促,动力不足。产业基地是省级园区,有土地有配套,曾因内部机构和职能“五脏俱全”,其用在项目建设上的精力常被事务性工作所累。
经过与西市区深度整合,产业基地裁撤非必要部门,轻装上阵谋“主业”。作为园区,产业基地抓项目的主阵地意识不断强化,园区承载项目能力不断提高。
产业基地经过十余年开发建设逐渐壮大,累计引进企业1300余家,开工建设项目近700个,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营口市近28%,各项经济指标居省级开发区前列。
在昔日的盐碱荒滩上,一个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的国际化新城区,从宏伟蓝图变成了现实。沿海产业基地积极承接营口主城区南扩,力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代表营口现代城市建设的水平。
如今,产业基地与营口老城区已实现深度“融城”。 产业基地先后引进五矿、绿城等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住宅地产项目多是大手笔的精品力作,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连年攀升。随着营口市政府、公检法、市民服务中心等机关单位的相继入驻,奥体中心等文体场馆、营口理工学院等教育机构、五矿豪生等星级酒店、邮储银行营口市支行等金融机构以及营口市果蔬水产贸易物流中心等服务业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产业基地现代化滨海生态新城区建设蓬勃发展。
“承载力”中,产学研协同能力越发重要。去年,产业基地管委会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营口研究院、营口理工学院等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政府联合高校、院所,集中力量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智库、实验室中心等项目,打造培训基地、实习基地、教育教学学术会议活动等一体化培训中心,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校、地、企合作通道,让企业成为创新大戏的“领衔主演”。
产业基地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赋能平台等,建立科技大市场,有效破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管理、法律等一系列的瓶颈问题。围绕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等民生领域事项持续发力,生态新城区建设正在开启老营口人和新营口人的新生活,让企业、人才在园区投资兴业更加便捷舒适。
同时,产业基地以“数据驱动产业、智慧引领未来”为核心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思路建设智慧园区,正在积极推进园区社会智能化管理,为园区企业和居民服务。
树立系统思维打造更优环境
去年9月至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产业基地开展“一网通办百日攻坚战”,加速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厅上网”,按照“应进必进”原则,推动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用线下的集中推动线上的整合。目前,园区认领的 144 项主项业务全部实现网上办结,“一网通办”可办率达100%。
优化审批流程方面,去年11月以来,产业基地实现将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法定办事时限压缩80%、办事环节即办件不超两个环节、承诺件不超3个环节、园区审批事项全程网办率达80%、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等目标要求。
产业基地管委会负责同志表示:“优化审批体系,必须突出系统思维,统筹优化审批各环节、全周期,才能实现服务流程的最优解。”一切为了“简”和“快”,轻事前审批、重事后监管和服务,报建审批最快以小时计,让企业无后顾之忧。
遵循系统思维,产业基地积极推广电子证照、票、章应用,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实现商事登记“零成本、零障碍、全免费”。持续完善“项目管家”制度、建立“三级网格化+企业联系员”服务机制,实施三级联动网格化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
与此同时,产业基地持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以法治的思维打造公平公正的监管体系,以 “放”产生活力和动力,以“管”营造公平和秩序。
在这样的逻辑下,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把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为此,他们构建完善了“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体系,以政府“有为”营造放心投资、舒心经营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园区跨部门随机抽查清单,构建综合性监管机制,做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新型监管机制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在对企业信用进行智慧综合监管的同时,沿海产业基地还十分注重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截至去年 10 月,园区多方筹集资金,实现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双清零”。
项目方、企业在产业基地,不是一趟一趟跑,而是坐等服务专员上门。服务专员能够堂堂正正地走进企业、走近企业家,不再限于“有什么给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而是助企业整合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资源。很多时候,出任服务专员的会是园区乃至市区两级的主要领导,这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安商氛围起到引领作用,让企业在园区“入主”而非“入驻”,真正成为园区的主人。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