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份下旬,我在雪球上建立了2个模拟投资试验组合。当时适逢牛市末期,市场行情一片大好,搭建这两个组合的目的在于验证一个投资思路——即后知后觉者在市场已全面沸腾时介入,是应该忽略价格因素,选择行业最优的龙头企业;还是保守一些,在相对低估的群体中挖掘尚未充分上涨的品种呢。
下面是两个组合的具体成分股构成。组合一选了十家公司,每只各占10%的仓位比重,包含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美的集团、恒瑞医药、华域汽车、招商银行、万科A、长江电力、中国平安、伊利股份,虽然这些在当下早已灰头土脸,但不要小看了它们,放在当时那个节骨眼,各个都算是受到公认的核心资产。
组合二选了九家公司,没办法牛市中寻找相对便宜的公司实在不太容易,在认知范围内好不容易才搜索了九家,包含了科伦药业、元祖股份、中信出版、鱼跃医疗、韵达股份、伊利股份、兴业银行、万科A、国投电力,建仓时除了万科A、国投电力各占15%之外,其他七家各占10%。它们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牛市中没怎么涨(或者涨得较为有限),至少明显跑输了大盘,另外除万科、伊利之外,基本都是各自所属行业中的二线选手,不显山不露水。
两个组合建立之后,后续再没有过任何的调仓操作,纯粹跟随市场随波荡漾,度过牛市末期短暂疯狂之后,市场于2021年2月开始正式进入熊市,两年多时间内可以说从头到尾完整的经历了一轮熊市的洗礼。那么事到如今,两个组合分别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上面两张图是截至2023年2月24日(上周五)收盘后,两个模拟组合的收益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组合一为-23.43%,明显跑输了代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俨然遭到了熊市的重创,当初如果追高介入,将收获一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苦果。组合二为-4.18%,尽管也不算理想,但是考虑到牛末进场,又经历了两年熊市的洗礼,这样的损失其实还算可以承受,起码跑赢了同期沪深300指数。
通过两组组合的表现对比,个人认为由于截取时间段比较有代表意义(牛市末期进场,完整经历熊市被套,几乎是许多新手股民都曾有过的经历),其中反映出的一些客观经验非常值得借鉴:1、我们在选择一些公认的龙头股好公司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价格因素,应尽可能的遵循逆向投资原则,选择在价格情绪低迷时建仓,切忌在人群鼎沸时进场。2、如果因后知后觉而错失先机,在市场已处于全面沸腾状态时非要进场的话,也要尽可能选择相对低估的品种搭建组合,这样能抓住市场最后的疯狂自然更好,抓不住好歹也可以保障自己在接下来的熊市中拥有较为充足的安全气垫。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