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保险知识 >

理财是股权融资吗(投资理财是股票吗)

2023-04-23 20:15:12 保险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选择政信定融的原因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采取金交所备案制

自2017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政信定融集中在各地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备案。金交所对其平台挂牌的产品有标准的风险审核流程。

其中包括:要求发行人基本都是政府平台公司或国有企业;要求有经各大评级机构评为AA的关联主体为产品如期兑付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要求发行人所在地的政府主管部门出具产品备案发行支持文书。

2、产品的交易细节

政信定融参与主体包括融资主体、担保主体、债务人、资产管理人、承销商、共管银行、发行机构等。关于募集账户,是融资主体即政府平台的直接账户,由所在银行、结算银行和资产管理人三方或两方共管,确保资金往来透明。

3、增信措施

要求融资主体提供内外部的增信措施,除了第三方担保外,还要有债务人的足额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抵押等,这些都是非常过硬的增信措施。

4、产品性质

如我们前面所说,对比同样城投债资产性质的信托产品,政信定融的收益率要高很多,更别说同资产下的银行柜台产品了,政信定融产品一般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

总的来说,由于其债务的产生都来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违约风险带来的信用缺失和造成的后果是任何一级政府都不可承受的,因为这关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大事,一次违约就会影响后续发债信用,这直接关乎当地的公共民生服务能否持续,所以出现不兑付的违约概率非常低。

之所以不少信托投资者选择政信定融,不外乎以下几点:

1.政信定融比政信信托更好买

定融类产品门槛比较低,最低的起购金额只有10万元,信托的最低起购金额为100万元,这是不少投资者选择定融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信托新规的即将实施,各信托公司纷纷谋求转型,政信信托产品逐渐减少,额度“基本靠抢”,而政信定融基本不存在这一问题。

2.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收益更高

在产品要素相同的情况下,政信定融收益一般都比信托高,原因就在于它没有中间环节,投资者和融资主体直接对接,不需要交纳管理费用。

3.在打破刚兑的大趋势下,定融和信托基本没有差别

信托行业打破刚兑是大趋势,这意味着信托公司不再兜底,如果项目无法按时兑付,之前部分信托公司先行垫资给投资者的情况将成为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宁愿选择收益更高的定融产品。

4.我是一个比较合格的投资者

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高。投资政信定融要求投资者对于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风险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对于自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过去那种“闭着眼睛买产品,睁开眼睛拿收益”的甩手掌柜思维不适用于定融产品,也不适用于打破刚兑之后的信托产品。所以在投资之前,请问自己一句“我是一个比较合格的投资者吗”。

总结

在信托产品收益不断走低,政信信托发行规模逐渐减少,额度“基本靠抢”的大环境下,政信定融或许是投资者的一个新选择。


城投企业在融资饥渴症发作的情况下,几乎将国内各类金融产品都尝试了遍。城投企业除了与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展传统的贷款、标准化的债券等业务之外,还与信托、租赁、私募基金、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合作

各类金融产品的募集资金的能力不同,因而相应的融资成本也不同。在成本分化的情况下,各类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细分市场。普遍的规律是成本越高,客户越下沉。

当前发行定融产品的城投企业,大都以普通地级市下的区县级城投公司为主。

其中,地方金交所的产品相对而言,整体规模更小,更不为大众所熟悉。然而,这种产品的盈利空间更大,为从事业务的相关机构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从事定融产品机构的公司主要包括主承销商的中介机构和募集资金的“第三方财富”公司。

  • 前者负责承揽业务和创设产品,
  • 后者负责产品的销售。

地方金交所则提供备案,解决产品的合法合规性问题,并且收取约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费用。金交所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对资金的监管,可以有效保障投资者的资金直接进入城投企业的账户,以及还款资金从城投企业划转至投资者的账户,从而大大降低了业务相关的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

本文此处简单介绍一下地方金交所的定融产品。

定融产品本质上就是一个私募性质的债券产品,在法律性质上和深沪交易所发行的私募债券或是交易商协会发行的PPN没有本质区别。当前定融产品业务运作已经形成了相关的标准化的文件格式。

然而,由于地方交易所的地位相比深沪交易所的地位,因此,包括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在内的资金无法购买或是不愿意购买这类定融产品。这使得定融产品通常是面向高净值客户募集。由于地方金融交易所在高净值客户的认知中,信用相对正规金融机构较低,因此同等条件下的定融产品,成本要高于信托产品和证券资管产品。

地方金交所的政信业务交易结构图示例:

从事投资近十年的亲身经历:我为什么转投定融政信类项目?


从事投资近十年的亲身经历:我为什么转投定融政信类项目?

定融产品为了弥补这种募集资金的劣势,有几种方式。

一是降低门槛,有的定融产品,最低认购额度是5万元或10万元,相对信托产品之前100万元的最低认购门槛大大降低。

二是分批小量发行多期产品,突破了私募的人数限制

比如,城投公司本来是想融资2亿元,如果发行一个产品募集资金,5万元的投资规模门槛,那么需要4000个投资人。这就突破了私募产品不得超过200人的限制。定融产品的解决方案是分为多期发行,每期产品的规模为1000万元-2000万元。

突破私募限制,使得产品的募资能力得以增强,成本也会相应下降,这为产品的盈利挤压出来一定的空间。然而,由于涉及面扩大,一旦违约将有可能引发重大社会问题,其中的风险不容小看。

从事投资近十年的亲身经历:我为什么转投定融政信类项目?

第三种方式是属地化发行。

也就是定融产品只针对城投企业所在的地区的投资者发行产品。由于本地投资者对于当地政府的认可,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融资成本。

像某东部发达省份的一些县级平台,曾经属地化发行的定融产品,成本在6%左右,比信托产品还要低2-3个百分点。属地化发行时,通常都有本地政府的变相支持,比如号召本地公职人员购买,或是将募集场所放到地方政府办公大厅,以增强百姓的信心,等等。

因此,属地化发行,作为主承销商的私募机构,通常都要运作一定的社会关系,动用相应的政府资源。属地化发行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近几年来,政策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和地方政府增加隐性债务进行了规范整理。在这种大形势下,传统正规金融机构如银行理财的非标、证券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非标业务,都受到了限制。在此过程中,信托公司针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受限较少。到了2020年下半年,随着“资金信托新规”出台,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的规模受到限制,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业务开始收紧。

这种形势下,作为“化外”之地的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定融产品,开始迎来发展机遇。

关于融资平台的角色和信用,中心主旨就是融资平台在中国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里,其所发挥的引导过剩储蓄流向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他机构无法替代。

正是因为这样,融资平台具备了极高的“系统重要性”这种系统重要性,“太大而不能倒”,保障了融资平台的高信用。

在正规融资渠道受到限制之下,融资平台通过更高成本的金融产品,获得资金,以解流动性燃眉之急。这为中国的金融市场提供了 “高收益低风险”的特殊机遇。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定融产品,在运作满足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值得金融人士重视的产品。尤其是在当前信托产品受到限制的形势下。

基金风险太高、信托门槛太高收益下滑、银行理财和智能存款收益较低、P2P已死。

很多投资人感觉资金无处可去,除了P2P,有没有7%收益以上、风险相对较低、投资门槛不高的固收类品种?很多人是想投资但苦于没有购买门路。

比较符合这一条件的可能只剩下政信定融和政信信托了,政信定融10万起投,收益7%以上,相对来说大众化,信托100万起投且小额限制,以200-300万以上门槛居多。

由于集合信托收益开始降低,P2P雷潮不断全面停止,我也不得不转移目标寻找比较安全且收益相对可观的理财产品。政信类的项目其实早在两年前就了解过,但当时网贷行业很火,正处在风口上,只要业务真实的车贷平台,几乎很少有出问题的,收益又还动不动就上到15%,而政信类的项目在前几年收益一般也就7-8%之间,所以我其实曾经是看不上的。

但是2018年以后,因为扫黑除恶和去杠杆的政策突变而导致很多P2P平台出问题后,我又重新审视政信类政府平台的风险与网贷平台风险之间的差距。经过多方比较后,然后又重新考虑政信类这一块。

从事投资近十年的亲身经历:我为什么转投定融政信类项目?

简单的说定融政信类,其实就是地方政府平台发的债,通过定向融资方式发行,项目在交易所备案。国债是零风险固收类产品,这个地方债的风险比国债高些,也正因为风险高一些,所以它的收益也比国债高,但它的风险跟同级别的上市公司债、房企债、民企债的风险又要小的多,多说一句,国债的收益实在是太低,所以在银行门口排队抢国债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不懂什么是信托、基金、定融等理财工具,而且他们又极度厌恶风险,这类人买国债无可厚非,很适合,但对于社会中流砥柱的精英人群来说就真的没什么必要去买国债了。


下面给大家细数一下我选择定融政信的六大原因。

1

政府平台承受

突发政策风险的能力更强

一般政策往往就是监管部门制定的,对自己开的融资平台照顾的自然会更多。网贷平台不一样啊,一个原本非常红火的车贷行业,就因为个扫黑除恶和去杠杆的政策,直接把原来的风控模式和风控理念全盘推翻,原来扩张过快的部分平台因兜底能力有限,被迫良性清退,幸运的是这类平台几乎都没有跑路的,即使出问题后,也能让出借人打折拿三到八成的资金离场。

政信类公司,政策风险低很多,它最怕的估计就是去杠杆,上头收紧地方政府发债后,大家的日子就要过的紧一些,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去杠杆,限制各个地方发债力度过猛后,然后导致了去年2000多家城投公司中,有十来家违约的,不过违约的项目目前已经有一半以上得到解决,剩下极少数也在解决中。实际上前几年市场上几乎是没有政信类有实质性违约,或者即使偶尔有也被快速解决了,用业内的话说,前几年在市场上流通的定融政信类很多地区都快绝种了。

2

不会因平台实控人出问题

而出现毁灭性打击

网贷平台很多时候会过于依赖实控人,平台的生死很多时候往往由大老板掌控,就拿易融恒信来说,虽然我没投,但能看到平台其实是在用心做事的,但因为他们的一个老板被骗到云南那边去催收,被当地的警察抓了,然后平台在失去一位主抓风控的老板后,平台加速毁灭;另外还有一些爆雷平台的老板,卷款跑路出逃国外然后导致平台爆雷的情况。因为实控人失联、被抓、死亡,或资金出逃海外等等原因,而让平台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案例也较常见。

但政府平台不一样啊,平台老总会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其实谁坐在平台一把手位置上,问题都不大,这些一把手往往也是当地的国资委或者组织部门直接委派的,重大事情都是需要地方国资委同意通过后,才能实施。即使政府平台的法人代表或者总经理出问题,其实对平台的影响也很小。

3

政信平台往往实力更强

政府平台跟网贷类的平台比起来,不仅是股东背景远超网贷类平台,其实仅仅是看公司实力,政府平台实力也要强得多。

看一家公司实力除了看信用评级,就是看公司净资产。我们来看一下这张表,大家可以做个简单比较。


从事投资近十年的亲身经历:我为什么转投定融政信类项目?


随便抽一家AA级政府平台出来,无论是评级还是净资产都比网贷绝对的头部平台实力高,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以前觉得拍拍、宜人、微贷这些就是很牛的平台了,但现在跟政府平台比较后,只能说实力很一般。不过这些也比绝大多数的网贷平台实力强得多。一个人站的更高后,再去看原来自己认为很高的高山,其实那座山也就那样了。现在个人看多了政信类公司,再回过头看网贷公司就有这种感觉。

4

政信类和网贷类平台

有太多的相同点

政信类产品和网贷类平台有太多的相同点:

1、都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这类产品其实比股票、基金、黄金、原油等等要简单的多。因为它的收益和本金,是按合同的约定,定期发放。

2、都是借贷关系的债权模式,而不是所谓的股权投资模式。网贷平台的借款人数量比较多,而政信类项目借款人就只有一个,借款人就是政府平台。只不过网贷平台定位是第三方中介,但目前都会有隐形担保来兜底。

不同点:主要还是在于定融政信类的借贷关系更直接,因为是投资人和政府平台直接签借贷关系的合同,资金来往上是投资人直接打给城投公司,以后的收益也是由城投公司直接把本息打给投资人,投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银行账户直接查看资金往来。网贷平台目前虽然也是直投模式,但它中间会多一道平台在里面发号指令,所以也就会出现所谓的问题平台截留投资人回款的勾当。

5

城投公司违约成本太高了

一个地方的城投公司一但违约,那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各家机构都会重点提防违约地区,解决了还好,如果一直不解决,这个地方以后想再发债就太难了,但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借债过日子啊,不发债不行,这就是城投公司违约率较低的根本原因。

6

兜底实力更强

网贷平台资金紧张后,可以向母公司要钱,也可以向股东要钱,或者向其它机构借钱。

政府平台就不一样了,它的资金紧张后,不仅可以跟股东或母公司伸手要钱,它还可以向当地的兄弟公司要钱,甚至向地方政府要钱,如果还不能解决的,它可以找再上一级的要钱,这个资金应急方面,实力强太多了,而且最终极的大招还可以是印钱放水。

最后,政信类项目的收益一般是8%—10%,它更适合风险厌恶者配置部分资金,而网贷整体的风险要高一些,但因此收益率也能适当高不少。定融政信类项目作为保守资金资产配置的一种,其实还是可以考虑的。财富越多的人,越应该重视资产配置。而不是仅仅只盯着股市或者基金。

相关内容

理财是股权融资吗(投资理财是股票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